[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铝型材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4320.X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0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学兵;潘祖堂;熊茂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蓝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20 | 分类号: | C25D13/20;C25D13/06;C09D133/00;C09D161/28;C09D5/44;C09D5/08;C09D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李浩宇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型铝型材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型铝型材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铝型材成型:将通过铝制材料以冶炼的方式呈几何形状加工铝型材;S2、铝型材预处理:通过打磨设备对铝型材的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通过在节能环保型铝型材的加工工艺,在传统的铝型材的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先通过在铝型材的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然后以铝型材作为阳极,并以丙烯酸树脂作为电泳溶液,能够使得丙烯酸被氨基取代,因其树脂中存在—COONHR,使树脂具有水溶性,氨基树脂在高温下进行交联固化反应,从而在铝型材的表面形成一侧具有耐腐蚀的保护膜,并且通过水溶性涂料,节约了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铝型材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铝型材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用量仅次于钢铁而位居第二的金属结构材料,铝合金制品在使用前都须经过表面处理,其中化学钝化处理具有对基材疲劳性能影响小、操作方便、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表面处理技术之一。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铝型材加工工艺(公开号:CN 107937954 A)该专利为了提高铝型材表面的光洁度以及耐酸耐腐性,在加工过程中会将铝型材加工材料或成型的铝型材投入防腐液中实施浸泡,然而,防腐液为化学材料,其内具有多种对环境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铝型材加工工艺,通过在节能环保型铝型材的加工工艺,在传统的铝型材的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先通过在铝型材的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然后以铝型材作为阳极,并以丙烯酸树脂作为电泳溶液,能够使得丙烯酸被氨基取代,因其树脂中存在—COONHR,使树脂具有水溶性,氨基树脂在高温下进行交联固化反应,从而在铝型材的表面形成一侧具有耐腐蚀的保护膜,并且通过水溶性涂料,节约了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保型铝型材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铝型材成型:将通过铝制材料以冶炼的方式呈几何形状加工铝型材;
S2、铝型材预处理:通过打磨设备对铝型材的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
S3、铝型材氧化:将预处理后的铝型材在电泳池内通过电泳溶液进行电泳;
S4、铝型材固化:将电泳后的铝型材放入烘烤设备内,使铝型材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薄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铝型材成型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清洗后的铝棒放入热剪炉中,以680-700摄氏度的温度将铝棒熔化,然后将模具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650-680摄氏度;
S1-2:将模具进行装配后,再将熔化的铝棒倒入模具内,进行挤压,然后通过风机迅速冷却,从而形成铝型材;
S1-3:当冷却温度小于30摄氏度后,将模具内的铝型材取出,并将模具入料端的料头切割。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中铝型材打磨和抛光后的粗糙度值要小于Ra6.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对预处理后的铝型材电泳时,以铝型材作为阳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电泳溶液按照重量比例为丙烯酸树脂40-45%、三聚氰胺树脂20-30%、中和剂9-13%和偶联剂5-9%,余量为水溶性颜料混合得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电泳溶液的pH为8.3、电阻率为2000Ω·c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电泳的电压采用200V直流电、电流密度为3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蓝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蓝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4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金线材及其应用
- 下一篇:热钢化玻璃元件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