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5477.4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范;阮志斌;史玉林;栾丛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智能装备与制造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B65H49/20;B65H18/08;B65H18/06;B32B38/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李旻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连续 碳纤维 预浸带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涉及碳纤维预浸带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包括合成模块、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和收卷模块;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设置在合成模块的侧面,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所导入的自修复碳纤维管与合成模块的连续碳纤维预浸带相结合,合成模块的输送压实机构设置在连续碳纤维预浸带与自修复碳纤维管相结合后的输料端;收卷模块设置在输送压实机构的输出端。解决了现有碳纤维复合材料普遍缺乏自修复功能,且无相关制造设备的问题。本发明将连续碳纤维预浸带与自修复碳纤维管相结合,使结合后的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具有自修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预浸带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因其轻质高强、耐磨等优异力学性能,在日常生活与国防军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重大装备减重增效的关键材料。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结构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结构损伤的自修复。
自修复,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损伤发生后,经原位修复而继续保持一定的承载能力,相较传统碳纤维复合材料损伤修复技术,具有高效、便捷等优势,是新一代智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公开制造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设备,导致现有碳纤维复合材料普遍缺乏自修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公开制造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设备,导致现有碳纤维复合材料普遍缺少自修复功能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连续碳纤维预浸带制备装置,包括合成模块、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和收卷模块;
合成模块的内部设有连续碳纤维料卷和输送压实机构,连续碳纤维料卷上缠绕有连续碳纤维预浸带;
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设置在合成模块的侧面,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所导入的自修复碳纤维管与连续碳纤维预浸带相结合,输送压实机构设置在连续碳纤维预浸带与自修复碳纤维管相结合后的输料端;
收卷模块设置在输送压实机构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连续碳纤维料卷包括连续碳纤维A料卷、A料卷输送轮、连续碳纤维B料卷、B料卷输送轮;
连续碳纤维A料卷上缠绕有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A料卷输送轮设置在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的输料段上;
连续碳纤维B料卷上缠绕有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B料卷输送轮设置在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的输料段上;
自修复碳纤维管导入模块所导入的自修复碳纤维管设置在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之间。
进一步的,A料卷输送轮包括A料卷主动输送轮、A料卷从动输送轮,A料卷主动输送轮设置在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的上表面,A料卷从动输送轮设置在连续碳纤维预浸带A的下表面;
B料卷输送轮包括B料卷主动输送轮、B料卷从动输送轮,B料卷主动输送轮设置在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的上表面,B料卷从动输送轮设置在连续碳纤维预浸带B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A料卷主动输送轮的输料端设有导向板A,B料卷主动输送轮的输料端设有导向板B;
导向板A与导向板B之间相互成夹角,且夹角的取值范围在30°~60°之间。
进一步的,导向板A上设有加热板A,导向板B上设有加热板B。
进一步的,输送压实机构包括支撑板、大初压轮、小初压轮、压实轮、导向轮和张紧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智能装备与制造研究院,未经乐清市智能装备与制造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