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浅层软土加固的碱渣-秸秆复合桩及成桩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5907.2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2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晴;梁腾;宗钟凌;孙洪炎;沈泽宇;李家伟;胡纪元;冯显;龙美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3/00;E02D5/22;E02D7/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赵秀英 |
地址: | 22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浅层软土 加固 秸秆 复合 方式 | ||
1.一种用于浅层软土加固的碱渣-秸秆复合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成桩筒(1)、扇形钢片(2)、连接叶片(3)、秸秆(4)、填芯料(5)和实心垫板(6),所述扇形钢片(2)设有三块,且分别通过连接叶片(3)铰接在成桩筒(1)的底部,所述秸秆(4)设有多组,并围成空心圆柱,所述秸秆(4)位于成桩筒(1)的内腔,所述填芯料(5)设置在秸秆围成的空心圆柱内侧,所述实心垫板(6)设置在填芯料(5)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软土加固的碱渣-秸秆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桩筒(1)的内侧焊接有竖向管道(7),所述扇形钢片(2)的内侧设有连接管道(8),所述连接管道(8)上穿接有钢丝绳(9),所述钢丝绳(9)沿着竖向管道(7)延伸至成桩筒(1)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软土加固的碱渣-秸秆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桩筒(1)的外侧壁上设有钢环(10),所述钢丝绳(9)的末端系在钢环(10)上,所述钢环(10)距离成桩筒(1)的上沿20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软土加固的碱渣-秸秆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桩筒(1)采用可重复利用的钢材制成,所述成桩筒(1)直径为30-50cm,高度为1.5-2.5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软土加固的碱渣-秸秆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钢片(2)的弧度为120°,所述扇形钢片(2)的高度为30cm,厚度为5mm,且扇形钢片(2)的侧边缘采用企口式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软土加固的碱渣-秸秆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道(7)和连接管道(8)为半圆形,半径为2c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软土加固的碱渣-秸秆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垫板(6)的顶部设有扣环(11),所述扣环(11)为内嵌式设置。
8.一种复合桩的成桩方式,采用了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软土加固的碱渣-秸秆复合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指定点位压入成桩筒(1),并将成桩筒(1)压入至指定标高;
S2:将秸秆(4)绑扎成的空心圆柱放入成桩筒(1)内;
S3:将以碱渣、粉煤灰、水泥的拌合物作为填芯料(5)装入成桩筒(1);
S4:放入实心垫板(6),开始加压,至填芯料(5)密实;
S5:继续加压,以致填芯料(5)撑开成桩筒(1)底部的扇形钢片(2);
S6:拔出成桩筒(1);
S7:余下的秸秆(4)和填芯料(5)形成秸秆碱渣复合桩主体,再进行下一个成桩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9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