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轴向可调关节护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6889.X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4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毛锐涛;姚黎清;李旺祥;祝畅;杨航;何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F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可调 关节 护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轴向可调关节护具,包括第一护具组件、第二护具组件和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定块、转动块和转动杆;所述固定块的一侧端沿着所述固定块的长向方向其块厚渐变变浅并形成倾斜部;所述转动块的一侧端与所述倾斜部贴接。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新颖,便于病人在上臂,肘关节,前臂损伤后尽早开始活动,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而且透气性较好,能够提升病人的舒适度,最主要的是相较现有的护具,此设计可使关节在屈伸的同时伴随轻微侧偏,更加符合人体肘关节的生理运动轨迹,可减少因护具限制而造成的继发性损伤,更利于损伤部位的康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轴向可调关节护具。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一些固定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其中外固定为常用的固定方法,如:使用小夹板、石膏绷带等进行固定。治疗过程中还需病人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以及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传统的固定方法,只能为手臂在特定位置进行固定,不便于病人活动小臂,再加上石膏比较笨重、不透风,长期固定可以引起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甚至严重的功能障碍,目前市场所用屈伸角度可调的护具虽增加了透气性并可进行简单的角度屈伸活动,但所设计的可运动轨迹并不符合现实中复杂的关节运动学,大大降低了病人的舒适度、康复效果,不利于病人的治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轴向可调关节护具,其设计合理,结构新颖,使关节在屈伸的同时伴随轻微侧偏,更加符合人体肘关节的生理运动轨迹,防止肌肉萎缩,而且透气性较好,能够提升病人的舒适度,并减少因护具设计限制而造成的继发性损伤,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治疗。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轴向可调关节护具,包括第一护具组件、第二护具组件和铰接组件;
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定块、转动块和转动杆;
所述固定块的一侧端沿着所述固定块的长向方向其块厚渐变变浅并形成倾斜部;
所述转动块的一侧端与所述倾斜部贴接,所述转动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所述转动杆连接;
所述第一护具组件与所述固定块连接;
所述第二护具组件与所述转动块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具组件包括第一护托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护具组件包括第二护托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铰接组件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插装在所述第一护托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插装在所述第二护托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从所述第一护托内伸出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从所述第二护托内伸出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托包括第一托垫、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托垫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单个所述第一托垫包括第一垫板和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上,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插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垫板的左右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垫板的下端水平设有所述第一导轨,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垫板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二导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块包括第一透气垫和第一加绒垫,所述第一垫板上固定设有数个第一磁块,所述第一透气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上,所述第一垫板上设有数个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垫上设有与数个所述第一透气孔相对应的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加绒垫上设有与数个第一磁块相对应的第一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6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