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行波形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6994.3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5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肖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17 | 分类号: | H04B7/0417;H04B7/0456;H04L5/00;H04W72/2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肖艳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行 波形 切换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波形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时瞬时的信噪比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噪比,并根据滤波后的信噪比生成切换响应值;其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具有第一波形和第二波形;根据切换响应值与预设切换门限值的对应关系,生成切换标识,并基于切换标识,在经过预设迟滞时间后,进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波形切换;其中,波形切换为第一波形切换为第二波形,或第二波形切换为第一波形,本发明实现自适应地修改上行波形传输预编码参数,以较低的峰值均值功率比获得功率回退增益,提高了上行波形的解调能力,降低了上行波形的误码率,提升了区域的覆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波形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新空口/新无线(New Radio,NR)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预编码时可产生两种波形,分别为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yclic Prefix-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P-OFDM)波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 OFDM,DFT-s-OFDM)波形。其中,CP-OFDM主要用于高吞吐量场景,在资源块(Resource Blocks,RB)中提供高频谱包装效率,可在密集城市中最大限度利用网络容量;DFT-s-OFDM波形主要用于功率受限场景,提供低频谱包装,满足更大范围需求。
目前,基站在确定传输预编码波形时采用固定配置的方式,当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从区域的边缘位置和中心位置之间反复切换,例如区域边缘位置和区域中心位置之间反复切换时,只能通过手动更改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去PUSCH波形。上述配置方式不够灵活,当UE从区域的边缘位置和中心位置切换的变化较多时,会增加较多的人力,且配置不够及时,直接影响到区域的覆盖性能和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波形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侧上行波形静态配置不够灵活的缺陷,实现自适应地修改上行波形传输预编码参数,提高了上行波形的解调能力,降低了上行波形的误码率,提升了区域的覆盖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波形的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时瞬时的信噪比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噪比,并根据所述滤波后的信噪比生成切换响应值;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具有第一波形和第二波形;
根据所述切换响应值与预设切换门限值的对应关系,生成切换标识,并基于所述切换标识,在经过预设迟滞时间后,进行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波形切换;其中,所述波形切换为所述第一波形切换为所述第二波形,或所述第二波形切换为所述第一波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行波形的切换方法,所述滤波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时瞬时的信噪比,得到滤波后的信噪比,并根据所述滤波后的信噪比生成切换响应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物理层解调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并向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面上报瞬时的信噪比;
在预设失效窗时间内,所述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面对上报的瞬时的信噪比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所述滤波后的信噪比;
若在所述预设失效窗时间内没有瞬时的信噪比上报,则映射最后一次滤波得到的所述滤波后的信噪比,生成所述切换响应值;
若经过所述预设失效窗时间后没有瞬时的信噪比上报,则将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输出的调制与编码策略值作为所述切换响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69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