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社区服务分析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8105.7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6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成立立;张广志;于笑博;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8/2413 | 分类号: | G06F18/2413;G06F18/23;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杰永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5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社区服务 分析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社区服务分析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对各社区服务圈进行大数据分析识别以提取目标特征值;基于预设模型对所述社区服务圈进行分类,并对所述社区服务圈进行评级;待所述社区服务圈评级结束后,识别各所述社区服务圈的所述目标特征值,结合预设的关联规则输出对应的分析结果。本发明建立于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区POI数据,利用各社区服务圈的设施数据以及对应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改善优化社区服务圈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社区服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社区服务分析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各地都在积极响应“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而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一刻钟服务圈”的意义探究和具体应用领域扩展;一类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服务圈建设质量和服务功能做出评价,因此由于依靠的是调查问卷形式,无法进行量化精准评价,存在相应地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社区服务分析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有效改善优化社区服务圈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参考。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社区服务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各社区服务圈进行大数据分析识别以提取目标特征值;
基于预设模型对所述社区服务圈进行分类,并对所述社区服务圈进行评级;
待所述社区服务圈评级结束后,识别各所述社区服务圈的所述目标特征值,结合预设的关联规则输出对应的分析结果。
本方案中,所述对各社区服务圈进行大数据分析识别以提取目标特征值,具体包括:
基于空间聚类的各所述社区服务圈的基础设施识别,以得到设施特征值;
基于各社区中居民人群的特征进行划分,以得到用户特征值。
本方案中,所述基于空间聚类的各所述社区服务圈的基础设施识别,以得到设施特征值,具体包括:
获取设施源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包括数据筛选以及数据归类;
利用空间聚类模型对各所述社区服务圈内的所述基础设施汇总得到设施分布密度,并将所述设施分布密度作为所述设施特征值。
本方案中,所述基于各社区中居民人群的特征进行划分,以得到用户特征值,具体包括:
获取用户源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包括清楚无效数据、推算无手机用户数据以及数据去重;
通过手机通信数据对人群动态特征进行画像以得到所述用户特征值。
本方案中,所述基于预设模型对所述社区服务圈进行分类,并对所述社区服务圈进行评级,具体包括:
基于决策树模型、KNN模型以及随机森林模型对各所述社区服务圈进行测试检验,并获取对应的检验准确率;
提取所述检验准确率降序排列第一位的所述预设模型对所述社区服务圈进行实际评级,其中,评级标准包括服务圈建成时间以及服务圈兴趣点数量级。
本方案中,基于所述设施特征值以及所述用户特征值得到所述目标特征值,基于所述目标特征值,识别各所述社区服务圈中出现次数超过预设阈值的变量,进而提取该变量与所述社区服务圈的相关关系,其中,提取各所述相关关系作为所述分析结果进行输出。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社区服务分析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基于大数据的社区服务分析方法程序,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社区服务分析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8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