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8589.5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哲;代璐;张帆;胡泽旭;倪明达;梁勇;李德劲;朱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上海绪光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4 | 分类号: | D01F6/94;D01F1/07 |
代理公司: | 西安杜诺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2 | 代理人: | 叶厚平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抑烟聚苯硫醚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PPS、金属化合物及硅烷偶联剂按金属化合物的含量为1-5wt%进行搅拌混合,在200-350℃下共混造粒,得到PPS复合母粒;
S2,取PPS在200-350℃下挤压造粒,得到纯PPS母粒;
S3,将PPS复合母粒与纯PPS母粒按照金属化合物含量占混合后总量的0.3-3.0wt%进行混合;
S4,将步骤S3混合后的粒料转移至干燥设备中预结晶和干燥,得到含水率小于50ppm的共混粒料;
S5,将共混粒料在200-350℃下熔融共混,通过挤出注塑或熔融纺丝制备得到金属化合物含量为0.3-3.0wt%的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硅烷偶联剂的重量占比为金属化合物质量的10-3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的重量占比为金属化合物质量的2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金属化合物包括Fe2O3、Fe3O4、Co3O4、NiO、LiFePO4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取PPS、金属化合物及硅烷偶联剂按金属化合物的含量为2-3wt%进行搅拌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造粒、挤压造粒和熔融共混均采用双螺杆挤出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设备为真空转鼓干燥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转鼓干燥设备进行预结晶和干燥的工艺条件为:分别在95℃、130℃、160℃保温15h、15h、4h。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得到的隔热抑烟聚苯硫醚复合材料为复合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上海绪光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上海绪光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85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