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首道预制混凝土支撑系统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9053.5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0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07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预制 混凝土 支撑 系统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首道预制混凝土支撑系统连接结构,所述冠梁为预制冠梁,所述首道混凝土支撑为预制首道混凝土支撑,所述预制冠梁与所述围护桩连接,所述预制冠梁上设置有具有台阶的工字形凹槽,所述预制首道混凝土支撑的端部为与所述工字形凹槽相匹配的工字形,所述预制首道混凝土支撑的端部支撑在所述工字形凹槽内并锚固于所述预制冠梁。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围护桩顶预埋钢板、预制冠梁预埋钢板并通过井字形钢板焊接实现两种构件的连接;采用锚栓实现预制冠梁与预制首道混凝土支撑的连接;实现基坑首道混凝土支撑系统快速安装及拆除,具有施工步骤少、工艺简洁、造价低、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坑首道预制混凝土支撑系统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工程预制化是当前交通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仅具有快速、可靠,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同时具有智能、环保的优势。基坑的围护系统属于临时性结构,一般设计使用年限不大于2年,在基坑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围护桩冠梁及首道混凝土支撑一般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基坑主体结构完成后,为满足结构上方管线敷设要求,需要凿除冠梁及首道混凝土支撑,而传统现浇首道混凝土支撑系统主要存在的缺点如下:
1)现浇施工工序繁杂、工期长,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2)现浇施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重复利用,成本大;
3)临时结构拆除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拆除过程中噪声、扬尘污染大,工效极差;
4)临时结构拆除过程需要大型设备,若拆除过程中设备、垃圾堆放不规范,则极易破坏主体结构及防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坑首道预制混凝土支撑系统连接结构,通过预制拼装结构的设计,实现基坑围护桩、预制冠梁与首道预制混凝土支撑的快速拼装,同时保证围护桩、预制冠梁与首道预制混凝土支撑的可靠连接,保证基坑围护系统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基坑首道预制混凝土支撑系统连接结构,包括围护桩、冠梁和首道混凝土支撑,其中所述冠梁设置在所述围护桩的上方,所述首道混凝土支撑与所述冠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为预制冠梁,所述首道混凝土支撑为预制首道混凝土支撑,所述预制冠梁与所述围护桩连接,所述预制冠梁上设置有具有台阶的工字形凹槽,所述预制首道混凝土支撑的端部为与所述工字形凹槽相匹配的工字形,所述预制首道混凝土支撑的端部支撑在所述工字形凹槽内并锚固于所述预制冠梁。
所述围护桩的桩顶预埋有围护桩钢板和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植入所述围护桩内,所述围护桩钢板连接在所述连接钢筋的顶部,所述围护桩钢板与所述预制冠梁之间连接。
所述预制冠梁对应所述围护桩的位置预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处预埋有冠梁连接钢板,所述冠梁连接钢板的外围设置有连接锚筋,所述连接锚筋植入所述预制冠梁内,所述冠梁连接钢板与所述围护桩钢板连接固定。
所述冠梁连接钢板的内侧设置有井字钢板,所述井字钢板与所述围护桩钢板连接固定。
所述冠梁连接钢板呈环形,沿所述冠梁连接钢板的环向,在其外围均匀布置有散射状的所述连接锚筋。
所述预制冠梁上设置有冠梁钢套筒,所述冠梁钢套筒对应于所述预制首道混凝土支撑的端部位置,所述预制首道混凝土支撑的端部通过连接锚栓锚固于所述冠梁钢套筒。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采用围护桩顶预埋钢板、预制冠梁预埋钢板并通过井字形钢板焊接实现两种构件的连接;采用锚栓实现预制冠梁与预制首道混凝土支撑的连接;实现基坑首道混凝土支撑系统快速安装及拆除,具有施工步骤少、工艺简洁、造价低、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2)围护桩与预制冠梁通过井字形钢板连接,可承受围护桩传来的剪力,保证围护桩形成整体受力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9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