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电锅炉模块化系统及厂房布局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9232.9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4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晨辉;刘飞雪;王超;牛艳颖;李兵;齐云飞;程岳;陈荟萃;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30 | 分类号: | F22B1/30;F22D1/50;F22G7/00;F22B37/48;F22B37/54;E04H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文永明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电锅炉 模块化 系统 厂房 布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电锅炉模块化系统及厂房布局,属于能源和电站设计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锅炉模块、给水模块和除氧模块,锅炉模块包括由锅炉本体模块、锅炉循环模块和锅炉过热模块;除盐水经过除氧模块热力除氧;除氧后的除盐水经过给水模块中的泵组加压,输送至锅炉模块中;经由锅炉本体模块中调节阀组流量分配,给水被送入锅炉外筒;锅炉外筒中的除盐水经过锅炉循环模块中循环泵送入锅炉内筒,经锅炉电极加热,变为蒸汽;蒸汽分为两路,一路输送给厂区内需求用户,另一路输送给除氧模块用于除氧。本发明将锅炉相关工艺系统和设备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划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采购,能够缩短设计时间和减少建造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和电站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电锅炉模块化系统及厂房布局。
背景技术
核电站设计中辅助锅炉的作用是在核电汽轮机组投运启动前为相关用户提供辅助蒸汽。在我国目前已建成和建设中的核电站中,辅助锅炉主要采用燃油锅炉和电锅炉两种型式。由于电锅炉占地面积小,维护费用低,负荷调节范围大,运行操作简便,环保性能好,安全等优点,多数核电站选择电锅炉作为辅助锅炉。
辅助锅炉厂房作为核电站设计中一个独立的子项,不属于核岛范围。厂房内系统相对独立,按照以往的设计方法,存在设计接口多,设备选型困难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站电锅炉模块化系统及厂房布局,将锅炉相关工艺系统和设备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划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采购,以缩短设计时间和减少建造工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核电站电锅炉模块化系统,包括锅炉模块、给水模块和除氧模块,其中,锅炉模块包括锅炉本体模块、锅炉循环模块和锅炉过热模块;
所述除氧模块:包括热力除氧器,用于将来自核电站厂区的除盐水在所述热力除氧器中被蒸汽加热除氧后,通过管道送往所述给水模块;
所述给水模块:包括多台给水泵,用于将除氧后的除盐水经所述给水泵增压后,通过管道送往所述锅炉本体模块;
所述锅炉本体模块:包括多台电极锅炉,所述电极锅炉包括外筒和内筒;用于将增压后的除盐水经所述电极锅炉加热变成蒸汽,所述蒸汽分为两路,一路输送给厂区内需求用户,另一路输送给所述除氧模块3用于除氧;
所述锅炉循环模块:包括多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电极锅炉外筒中的除盐水送入所述电极锅炉内筒;
所述锅炉过热模块:包括一台或者多台过热器,在用户有过热度要求时设置,用于将所述锅炉本体模块产生的蒸汽经所述过热器变为过热蒸汽后输送至用户。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站电锅炉模块化系统,所述热力除氧器的除氧额定运行压力为0.02Mpa,额定运行温度为105℃。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站电锅炉模块化系统,所述给水泵的数量为三台,两台正常使用一台备用;所述电极锅炉的数量为两台,每台所述电极锅炉均配置两台所述循环泵,一台正常使用一台备用。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站电锅炉模块化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加药模块,所述加药模块包括:
电解质加药装置:包括电解质加药泵和电解质加药箱,每台所述电极锅炉配置一台所述电解质加药泵和电解质加药箱,用于当锅炉炉水电导率低于额定工作状况下的电导率时,给所述锅炉模块添加电解质,提高炉水导电率,所述电解质包括Na3PO4;
化学加药装置:包括化学加药泵和化学加药箱,用于当所述热力除氧器中水的PH值8.3时,向所述热力除氧器添加化学试剂以维持所述热力除氧器中水的PH值到8.3-9,所述化学试剂包括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92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铜工艺前处理方法及芯片封装工艺
- 下一篇:一种底旋颗粒机的旋压制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