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打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9992.X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4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诚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47/14;B24B55/05;B24B55/10;B24B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打磨 | ||
本发明涉及打磨机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气动打磨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一侧设有握管,握管的一端接通有供气管,机体的底部设有机罩,机体的内部设有延伸出机罩内的主转轴,主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打磨盘,所述握管和机体之间设有气控阀装置,所述握管与机体的内腔之间通过气控阀装置接通,机罩的一侧接通有排气吸管。通过机体与握管、供气管之间的气控阀装置设计,在操作人员进行打磨时,以便根据情况,能够轻松按压旋转压板,实时稳定的进行调节打磨盘的转速,不会受到来自阀体的高压力影响,也无需去调节供气设备的供气压力,进行调节打磨盘的转速,从而提高了打磨效率,方便了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机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打磨机。
背景技术
气动打磨机一般用于金属磨削、切割、油漆层的去除、腻子层的打磨等工作的小型设备,适合各种角度操作,体积小,转速高,研磨效率高,噪音低,震动小,具有强力的吸尘效果,长时间使用不疲劳,适用于铁板、木材、塑料,轮胎业表面研磨,船舶、汽车、磨具、航空业精细抛光,去毛边,除锈,去油漆等作业。
现有的气动打磨机是通过连接供气设备,通过气体作用于内部的叶轮,利用提供气动能实现机器的运转,现有的气动打磨机机体与供气管之间设有阀门,通过手动按压的方式来打开和关闭阀门,当操作人员想要降低打磨机的转速时,需要按压使得阀门开度变小,气体流通量变小,然而,当供气设备的供气效率不变时,气流量的输入量保持不变,这会使得阀体内部压力增大,导致操作人员很难凭手动保持稳定的控制气体流量,影响打磨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打磨机,具备便于稳定调速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动打磨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一侧设有握管,握管的一端接通有供气管,机体的底部设有机罩,机体的内部设有延伸出机罩内的主转轴,主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打磨盘,所述握管和机体之间设有气控阀装置,所述握管与机体的内腔之间通过气控阀装置接通,机罩的一侧接通有排气吸管,且气控阀装置还与机罩远离排气吸管的一侧接通,握管内的部分气体经气控阀装置进入机体内用于驱动打磨盘旋转,另一部分气体从机罩的一侧吹向排气吸管,且控阀装置通过设于机体上的旋转压板来调控打磨盘的转速。
可选的,所述气控阀装置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外侧的下方开设有第一进气槽,所述第一进气槽与握管之间接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还接通有位于第一进气槽一侧的驱动气管,所述驱动气管的另一端与机体的内腔接通,所述第二管体外侧的上方开设有第二进气槽,所述第二进气槽与握管之间接通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还接通有位于第二进气槽一侧的排余气管,所述排余气管远离第二管体的一端与机罩的侧面接通,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分别活动套装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对第一进气槽和第二进气槽进行封堵,且第一进气槽和第二进气槽的总流通量始终保持不变,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竖轴,所述竖轴的顶端分别延伸出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联动块,两个所述联动块之间设有转轮,所述旋转压板的一端与机体的顶部活动套接,且旋转压板底端的中部与转轮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压板远离机体一端的底部与握管的顶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定位块的两侧分别与机体和握管的侧面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且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可选的,所述机罩的一侧开设有进气槽,所述排余气管通过进气槽与机罩的内腔相通,所述机罩的另一侧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吸管通过排气槽与机罩的内腔相通,且排气槽和排气吸管的内径值均大于进气槽的内径值,所述第一进气槽、第二进气槽、驱动气管、排余气管、进气槽以及供气管的内径值均相同。
可选的,所述机罩的外侧为斜面设计,且机罩底部的外径大于其顶部的外径,所述进气槽和排气槽均设于机罩的斜面上,所述机罩的底部设有一整圈进气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诚,未经杨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9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