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爆破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1538.8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3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万嘉辉;吴建国;陈晨;李林立;杨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F5/00;E21F5/20;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爆破 施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爆破施工系统;隧道爆破施工系统包括集气组件和移动组件,集气组件套在移动组件的外侧,集气组件包括拦截网和导气机构,拦截网套在移动组件的外侧,导气机构设置于拦截网的后方,导气机构包括鼓风器和排尘管,排尘管的一端设置于拦截网的后方,排尘管设置于移动组件的上方,鼓风器设置于排尘管的另一端,除尘时,将拦截网展开,防止粉尘在隧道内扩散,之后拦截网通过鼓风器向隧道内吹入新鲜空气,将粉尘吹入拦截网内侧聚集,之后通过排尘管排出到隧道的外侧,通过鼓风器进行收集,提高了除尘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隧道除尘方法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爆破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隧道施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隧道施工中,矿山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修建方法,由于其经济、简单、工艺可靠等特点,决定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矿山法仍是隧道建设的一种主要施工方法;
隧道的矿山法施工最明显的不足,就是爆破作业伴随有严重的碎石飞溅、震动和空气冲击波等危害,它会对隧道周围的介质和结构产生强烈的地震效应,特别是隧道洞口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受爆破带来的影响更大,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我国采用矿山法兴建了大量的隧道,其中包括城市公用市政隧道、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和地铁隧道等,这样不可避免的便会出现隧道施工现场毗邻有建筑物的情况,采用常规的矿山法必然会严重威胁毗邻构建物的安全;
在爆破时,隧道中会产生的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若不能及时排出隧道外,工人长时间处于隧道内,容易引发尘肺等各种疾病,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现有的除尘方法效果较差,隧道内常见的除尘方法是采用压人式风机往隧道内注入新鲜空气,以达到排出隧道内粉尘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费时耗能,且由于粉尘在隧道内扩散,除尘效果也不明显,而且排出的粉尘无法进一步收集,直接排出到外界容易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爆破施工系统,解决现有的隧道除尘方法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爆破施工系统,所述隧道爆破施工系统包括集气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集气组件套在所述移动组件的外侧,并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集气组件包括拦截网和导气机构,所述拦截网套在所述移动组件的外侧,并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气机构设置于所述拦截网的后方,并与所述拦截网固定连接,且所述导气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的上方;
所述导气机构包括鼓风器和排尘管,所述排尘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拦截网的后方,并与所述拦截网固定连接,所述排尘管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的上方,所述鼓风器设置于所述排尘管的另一端,并与所述排尘管固定连接,所述排尘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拦截网和所述鼓风器连通。
除尘时,所述拦截网展开与隧道的截面契合,防止粉尘在隧道内扩散,之后所述拦截网通过鼓风器向隧道内吹入新鲜空气,将粉尘吹入所述拦截网,所述拦截网将粉尘聚集后通过所述排尘管排出到隧道的外侧,通过所述鼓风器进行收集。
其中,所述拦截网包括折叠架和遮蔽膜,所述折叠架套在所述移动组件的外侧,并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遮蔽膜设置于所述折叠架的内侧,并与所述折叠架固定连接。
除尘时通过液压系统驱动所述折叠架大开,所述折叠架带动所述遮蔽膜展开,直至与隧道的形状契合,避免粉尘在隧道内扩散,同时所述拦截网可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向隧道的内侧移动,减少粉尘的扩散范围,使粉尘更加集中,便于收集。
其中,所述折叠架包括若干根伸缩管和吸尘座,所述吸尘座套在所述移动组件的外侧,并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伸缩管均布在所述吸尘座的外侧,并与所述吸尘座铰链连接,所述伸缩管和所述吸尘座均与所述排尘管连通。
通过液压装置驱动所述伸缩管打开,所述鼓风器通过所述排尘管向所述伸缩管的内侧吹入空气,空气从所述伸缩管的内侧吹入隧道的内侧,隧道内的粉尘吸入所述吸尘座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1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振动的植保无人机
- 下一篇:驱动扫描电路及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