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制造用智能3D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6201.6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6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渊;郑道;秦强;蒋克荣;韦韫;李伟;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112 | 分类号: | B29C64/112;B29C64/20;B29C64/379;B29C64/35;B29C64/357;B08B15/04;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制造 智能 打印 装置 | ||
1.一种工业制造用智能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机(1)、环形传送带(2)和成型盒(3);所述打印机(1)的底部开设打印通道(4),所述环形传送带(2)贯穿打印通道(4),所述打印机(1)的打印喷头位于环形传送带(2)的顶部,所述环形传送带(2)的顶面安装多个成型盒(3);所述成型盒(3)的内部滑动安装成型托板(5),所述成型盒(3)的底面中部固接电推杆(6),所述电推杆(6)的活塞杆顶端与成型托板(5)的底面固接,所述成型盒(3)的底面四角均固接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顶端与成型托板(5)的底面四角固接;所述打印机(1)的侧面固接回收箱体(8),所述回收箱体(8)的底部开设回收通道(9),所述环形传送带(2)贯穿回收通道(9),所述回收通道(9)的顶面中部开设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滑动安装吸尘罩(10),所述吸尘罩(10)的内圈套在成型盒(3)的外圈,所述收纳槽的顶面固接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的活塞杆底端与吸尘罩(10)的顶面固接,所述回收箱体(8)顶部侧面开设收集腔(12),所述吸尘罩(10)的顶部通过气管(13)连通收集腔(12)的一侧,所述收集腔(12)的内部滑动安装收集盒(14),所述收集盒(14)靠近气管(13)的一侧连通接管(15),所述接管(15)的外圈套在气管(13)的内圈,所述回收箱体(8)远离接管(15)的一侧开设有内腔(16),所述内腔(16)的两侧均开设通孔,所述内腔(16)远离接管(15)的一侧固接风扇(17);所述成型盒(3)的侧壁底部开设多个通风孔(24),所述通风孔(24)的中部开设滑腔(25),所述滑腔(25)的内壁滑动安装密封块(26),所述密封块(26)的底面外圈凹槽与滑腔(25)的底面之间固接多个一号弹簧(27),所述成型盒(3)的底部内壁开设多个滑槽(28),所述滑槽(28)的内部滑动安装压板(29),所述压板(29)的顶面与成型托板(5)的底面滑动配合,所述滑槽(28)的内部固接导杆(30),所述导杆(30)滑动贯穿压板(29),所述压板(29)的底面与滑槽(28)的底面之间固接二号弹簧(31),所述二号弹簧(31)的内圈套在导杆(30)的外圈,所述压板(29)的顶面与密封块(26)的底面之间固接拉绳(32),所述拉绳(32)贯穿滑腔(25)与滑槽(28)之间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造用智能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通道(9)靠近气管(13)的一侧内壁固接棉布滤袋(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造用智能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14)靠近气管(13)的一侧螺丝安装密封板(19),所述密封板(19)的中部固接接管(15),所述接管(15)的外壁贯穿密封板(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造用智能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10)的内壁两侧均匀固接多个柔性片(20),两侧相对所述柔性片(20)之间固接薄片(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造用智能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10)的底部内壁固接气囊环(22),所述气囊环(22)的内圈与成型盒(3)的外圈滑动配合,所述气囊环(22)的内腔设置有弹性橡胶圈(23),所述气囊环(22)的外圈开设多个气孔,所述气孔贯穿吸尘罩(10)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造用智能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盒(3)的侧壁底部固接宽飘带(33),所述宽飘带(33)与成型盒(3)之间的固接点位于通风孔(24)的顶部,所述宽飘带(33)的宽度大于通风孔(24)的直径,所述宽飘带(33)覆盖在通风孔(24)的外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业制造用智能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飘带(33)的底端固接磁性重物(34),所述压板(29)的内部镶嵌磁体(35),所述磁体(35)的顶面与磁性重物(34)的底部相吸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62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儿童遗留车内的智能报警装置
- 下一篇:时间数字转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