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成年小鼠心衰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6945.8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1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卫斌;吴燕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孙凤侠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心肌 视黄醇 代谢 紊乱 成年 小鼠 心衰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成年小鼠心衰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使RDH10supgt;fl/fl/supgt;小鼠与MYH6‑iCre小鼠交配,得到同时带有RDH10supgt;fl/fl/supgt;基因和MHY6‑iCre基因的F2代小鼠;再在F2代小鼠5~6周龄时,对其心肌细胞中RDH10基因进行特异性敲除,持续饲养至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60%,即得到所述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成年小鼠心衰模型。该模型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增加了可操作性和便利性,为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心脏疾病提供了复制和研究的工具,对心脏疾病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成年小鼠心衰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疲劳、运动耐力差和液体潴留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心力衰竭发病隐匿且致死率极高,确诊后的患者五年内存活率甚至低于多种恶性肿瘤。因此,寻找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指标及治疗方法,开展针对其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尤为重要。
应用疾病动物模型模拟人类疾病,是寻找人类疾病潜在分子机制和治疗靶点的主要方式。现有的心衰动物模型根据其造模方式及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以冠状动脉结扎法和堵塞法为主构建的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模型、以主动脉狭窄法和盐负荷法为主构建的压力负荷型心衰模型、以动静脉瘘法和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法构建的容量前负荷型心衰模型、利用心肌损害药物构建的药源性心衰模型和以特定基因修饰构建的基因修饰心衰模型。虽然这些动物模型的构建已为心力衰竭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日益升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表明现有对心力衰竭的研究仍不充分。
近期,Ni Yang等指出心衰患者的心肌中普遍存在着以视黄酸含量显著降低为主要特征的视黄醇代谢紊乱现象(Yang Ni,Parker Lauren,Yu Jianshi,Jones Jace W,LiuTing,Papanicolaou Kyriakos N,Talbot C Conover,Margulies Kenneth B,O'RourkeBrian,Kane Maureen,Foster D Brian.Cardiac retinoic acid levels decline inheart failure.[J].JCI insight,2021:),但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亟需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以供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成年小鼠心衰模型的构建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增加可操作性和便利性,为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心脏疾病提供复制和研究的工具。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RDH10基因心肌特异性敲除在构建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成年小鼠心衰模型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成年小鼠心衰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通过向5周龄的同时带有RDH10fl/fl基因和MHY6-iCre基因的小鼠腹腔注射他莫昔芬,受他莫昔芬激活的icre蛋白会对小鼠心肌中RDH10基因进行特异性诱导敲除,可使小鼠在诱导完成后第15周就自发出现了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和心力衰竭的现象,成功构建得到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成年小鼠心衰模型,说明RDH10基因心肌特异性敲除在构建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成年小鼠心衰模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RDH10基因心肌特异性敲除在构建基于心肌视黄醇代谢紊乱的成年小鼠心衰模型中的应用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69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