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2140.4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4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国;陈寿文;刁晓峰;戴清琦;李久文;刘宗卫;门吉芳;赵晓松;成泽敏;王潮亮;逯振新;于守斌;王军;王司枰;王立楠;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科润重工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8 | 分类号: | B66C13/18;B66C13/16;B66C13/46;B66C1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李浩宇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械 安全 监控 管理 系统 | ||
1.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实时监测数据,并将实时监测数据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其中,实时监测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和传感器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建立工作区域的三维模型,根据图像数据进行实时渲染三维模型,三维模型结合吊钩运行参数获取运行安全标签;以及
用于根据传感器数据对起重机械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获取状态安全标签;
状态展示模块:与起重机械操作终端或者智能终端相连接,用于展示起重机械工作数据;以及
用于查询起重机械的控制程序和历史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结合所述三维模型对吊钩运行参数进行实时分析,获取安全运行标签,包括:
实时采集吊钩运行参数;其中,吊钩运行参数包括吊钩速度、吊钩位置、吊物重量、吊钩重心和吊物重心最远侧的距离;
根据吊钩运行参数模拟计算吊钩急停时吊物的摆动距离和摆动角度,根据吊物的摆动距离和摆动角度生成安全评估区域;
将安全评估区域拟合至三维模型中;
获取安全评估区域的边界与三维模型中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当最小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则将安全运行标签设置为1;否则,将安全运行标签设置为0;其中,距离区域为大于0.5的实数,单位为米;
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实时渲染三维模型,包括:
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对起重机械的工作区域进行建模,获取三维模型;
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采集图像数据;其中,高清摄像头的设置保证对工作区域的无死角监控;
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并标记为原始图像;
提取原始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并将目标物体实时渲染到三维模型中;其中,目标物体为三维模型中不存在的物体,或者相较于三维模型发生移动的物体;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根据传感器数据获取状态安全标签,包括:
提取传感器数据中的主梁形变数据,并将主梁形变数据整合成形变数据序列;
将形变数据序列输入至状态评估模型获取对应的状态安全标签;其中,状态评估模型基于人工智能模型和标注训练数据建立;
基于人工智能模型建立状态评估模型,包括:
获取标准训练数据;其中,标准训练数据包括标准形变数据以及对应的状态安全标签,且标准形变数据和形变数据序列的内容属性一致;
构建人工智能模型;其中,人工智能模型包括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
将标准训练数据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校验集,对人工智能模型进行训练,将完成训练的人工智能模型标记为状态评估模型;
当安全运行标签或者状态安全标签为1时,则立即停止起重机械的运行,并将安全评估区域或者最大形变值发送至状态展示模块,发出安全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权限验证后查看起重机械的数据;其中,操作权限包括权限一和权限二,且权限一高于权限二;
权限一或者权限二均关联若干个操作账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根据传感器数据获取状态安全标签,包括:
提取传感器数据中的主梁形变数据;
获取主梁的最大形变值,当最大形变值大于形变阈值时,判定主梁工作异常,则将状态安全标签设置为1;否则,将状态安全标签设置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停止起重机械运行之前,获取数据分析模块或者状态展示模块对起重机械的控制权限,根据控制权限控制起重机械的启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展示模块与起重机械操作终端或者智能终端通信和/或电气连接;或者
所述状态展示模块内置于起重机械操作终端或者智能终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科润重工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科润重工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21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