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选择性生物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6519.2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1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宝;马中义;贾丽涛;侯博;张伟;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0;B01J37/02;C10G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张向莹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性 生物 油脂 加氢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以表面改性碳化硅为载体,以贵金属为活性组分,其中,贵金属的质量占催化剂质量的0.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碳化硅是将碳化硅在卤素化合物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中于500-1200℃下处理5-30分钟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卤族元素化合物为氟化氢、氯气、氯化氢、溴化氢、四氯化碳、溴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氖气、氩气或氮气中的一种;所述卤素化合物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中,卤素化合物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包括Pt、Pd、Ru、Rh、Re贵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先将碳化硅用卤素化合物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进行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碳化硅;再制备成表面改性的碳化硅载体,最后将贵金属负载于表面改性碳化硅载体上,得到以改性碳化硅为载体的贵金属催化剂,即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先将碳化硅用卤素化合物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进行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碳化硅;再制备成表面改性的碳化硅载体,最后将贵金属负载于表面改性碳化硅载体上,得到以改性碳化硅为载体的贵金属催化剂,即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化硅在高温条件下,于卤素化合物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中进行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碳化硅;
(2)将步骤(1)得到的表面改性碳化硅在空气气氛中焙烧制成表面改性碳化硅材料;
(3)将步骤(2)得到的表面改性碳化硅材料用浓硝酸在常温条件下处理,然后再采用蒸馏水将其冲洗至中性,并干燥,得到表面改性的碳化硅载体;
(4)将贵金属前体溶解在乙醇和水溶液中,并对步骤(3)得到的表面改性碳化硅载体进行浸渍,得到催化剂前体;
(5)将步骤(4)得到的催化剂前体干燥、焙烧后,得到以表面改性碳化硅为载体贵金属催化剂,即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高温温度为500-1200℃,处理时间为10-30分钟;所述卤族元素化合物为氟化氢、氯气、氯化氢、溴化氢、四氯化碳、溴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氖气、氩气或氮气中的一种;所述卤族元素化合物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中,卤素化合物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0.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焙烧温度为300-700℃,焙烧时间为2-24h;所述步骤(3)中的浓硝酸浓度为50%,处理时间为2h,干燥温度为100-200℃,干燥时间为2-24h。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贵金属包括Pt、Pd、Ru、Rh、Re贵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浸渍温度20-50℃,浸渍时间为2-12h;所述步骤(5)中的干燥温度为100-200℃,干燥时间为2-24h;焙烧温度为200-700℃,焙烧时间为2-24h。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选择性油脂加氢脱羧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应用于生物油脂加氢脱羧反应中,其中所述生物油脂包含源于植物的油,包括大豆油、蓖麻油、椰子油、玉米油、棉籽油、大麻籽油、亚麻子油、芥子油、橄榄油、棕榈油、花生油、菜籽油、豆油、向日葵油或其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65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