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合成Cu-SSZ-13分子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8196.0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2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殷成阳;赵震;何静;毛迪;钟城明;米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76 | 分类号: | B01J29/76;C01B3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合成 cu ssz 13 分子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合成Cu‑SSZ‑13分子筛的方法,将钠源、铝源、有机模板剂及去离子水依次投入到高压釜中,一次搅拌后加入硅源,二次搅拌后得到凝胶,向凝胶中加入晶种Cu‑SSZ‑13,三次搅拌后将高压釜置于入160℃‑180℃的环境中晶化1‑6天;晶化后的产物经过抽滤之后在80℃下烘干12小时;其中所述铜源为Cu‑SSZ‑13晶种。本发明采用晶种法原位合成出Cu‑SSZ‑13分子筛。通过晶种的加入,成功减少了有机模板剂的量,同时一步原位合成出含铜SSZ‑13分子筛,并且在NH3‑SCR反应中,NO转化率表现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涉及SSZ-13分子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位合成Cu-SSZ-13分子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CHA结构的分子筛由于其所具有的特殊菱沸石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催化领域,尤其是NH3-SCR反应和MTO反应中。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研究具有CHA结构的Cu-SSZ-13分子筛中方面投入了较大关注。
然而,现如今Cu-SSZ-13分子筛的合成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常规是先利用价格昂贵的N,N,N-三甲基-1-甲基-金刚烷基氢氧化铵作为有机模板剂来进行SSZ-13分子筛的合成,由于有机模板剂在合成中使用量较大,另外价格昂贵,导致了SSZ-13分子筛合成成本居高不下;然后在SSZ-13的基础上采用离子交换或者浸渍等手段进行Cu-SSZ-13分子筛的制备。但是采用这些后处理手段,使得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变得繁琐复杂。
近年来兴起的一步法所合成的Cu-SSZ-13分子筛则在引进铜物种的过程中会造成Cu分布不均,Cu量过大以及铜源的浪费等情况,也不利于制备出的Cu-SSZ-13分子筛应用于NH3-SCR催化反应。所以在Cu-SSZ-13分子筛的合成过程中应该以进一步降低模板剂用量、同时减少后续制备工艺为目的来低成本高效原位合成Cu-SSZ-13分子筛。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原位合成Cu-SSZ-13分子筛的方法,以解决Cu-SSZ-13分子筛合成成本高和操作步骤繁琐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原位合成Cu-SSZ-13分子筛的方法,将铝源、去离子水依次投入到高压釜中,一次搅拌后加入硅源,二次搅拌后得到凝胶,向凝胶中加入铜源,三次搅拌后将高压釜置于入160℃-180℃的坏境中晶化1-6天;晶化后的产物经过抽滤之后在80℃下烘干12小时;其中所述铜源为Cu-SSZ-13晶种。
优选地,高压反应釜中最初的反应物为钠源、铝源、有机模板剂及去离子水,或铝源、有机模板剂及去离子水,或者钠源、铝源、及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Cu-SSZ-13晶种的加入量占所述凝胶总量的5%-20%。
优选地,所述钠源为NaOH。
优选地,所述铝源为氢氧化铝,拟薄水铝石和异丙醇铝种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硅源为白炭黑。
优选地,所述有机模板剂为TMAdaOH或TMAOH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钠源、铝源、有机模板剂、硅源及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例为:0-6.5:0.8-1.7:1.8-6.8:23-65:480-2860。
优选地,得到的Cu-SSZ-13分子筛在250℃-450℃的温度范围内对NO的转化率大于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师范大学,未经沈阳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8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