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营养价值的酒糟产品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0883.6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禹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华清科维环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38 | 分类号: | A23K10/38;A23K10/12;A23K10/14;A23K40/00;A23L33/00;A23L29/00;A23L5/00;A23J3/3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兰艳文 |
地址: | 550023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价值 酒糟 产品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营养价值的酒糟产品及其加工工艺,它是酒糟经过粒径优化、浆液调节、高温亚临界处理、生物加工处理以及脱水处理制成的营养成分转变为更利于动物与人体消化吸收的产物。本发明包括任何联合使用这些亚临界水处理和生物处理的联合加工的方法生产高营养酒糟的加工工艺。本发明从针对酒糟的结构和成分特点入手,通过联合多种工艺对酒糟整体进行有效加工,使得其营养成分转变为更利于动物与人体消化吸收的产物,从而大幅提高酒糟的再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酒糟营养价值的加工工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合利用高温亚临界处理和生物处理方法使得酒糟营养价值得以大幅提升的加工工艺。
技术背景
酿酒与酒精行业通过微生物发酵各类谷物(高粱、小麦、大麦、玉米等)来获得乙醇。谷物经发酵提取乙醇后,剩余残渣俗称酒糟。酒糟中仍然含有在发酵过程中未被利用的谷物蛋白、纤维、脂肪等营养成分,因此酒糟中的有机物含量很高,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如随意排放不但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浪费大量资源。由于酒糟含有大量的水分,不易长期保存,目前主要的利用方式是就近直接作为饲料,或者是通过烘干处理后,直接作为饲料原料加以利用。
酒糟中含有谷物淀粉发酵后的各种营养成分,其中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和纤维。根据不同的酿酒原料和酿造工艺,酒糟中通常含有15-30%的植物蛋白和40-70%的纤维,一般酒糟的含水率为40-85%。酒糟中的蛋白和纤维紧密相连,不易分离,且由于酒糟中的蛋白和纤维的分子量较大,如直接利用的话,均很难被动物和人体有效地消化和吸收。因此,酒糟直接作为饲料和食品原料,乃至其他需要动物或人体吸收的原料的营养价值十分有限,这极大限制了酒糟的高价值利用。
目前,国内外的对于酒糟的深加工常常着眼于从酒糟中先提取出酒糟蛋白和纤维,然后再进一步纯化或改性。这些工艺虽然能够提高酒糟的利用价值,但由于操作步骤复杂以及在分离和纯化过程中酒糟蛋白和纤维的产率受到限制,其加工和生产成本往往很高,从而影响了酒糟蛋白与纤维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营养价值的酒糟产品及其加工工艺,该工艺从针对酒糟的结构和成分特点入手,通过联合多种工艺对酒糟整体进行有效加工,使得其营养成分转变为更利于动物与人体消化吸收的产物,从而大幅提高酒糟的再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营养价值的酒糟产品,它是酒糟经过粒径优化、浆液调节、高温亚临界处理、生物加工处理以及脱水处理制成的营养成分转变为更利于动物与人体消化吸收的产物。
所述的一种高营养价值的酒糟产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酒糟粒径优化:通过湿磨的方式将酒糟颗粒变小,控制物料的含固率在10-30%;
(2)酒糟浆液调节:使用酸碱使酒糟物料的pH值达到5-11之间,再加入0.1-5%的小分子有机物丙酮或乙醇至调节好pH的酒糟浆液中;
(3)高温亚临界处理:将制备好的酒糟浆液放入密闭的反应罐中,加温至180-250摄氏度,搅拌速度为20-200rpm,使得浆液中的水进入亚临界状态,从而破坏酒糟结构;
(4)生物加工处理:通过加入酸或碱对高温亚临界处理后的酒糟浆液调节pH,而后加入生物酶或微生物,调节温度至25-35摄氏度之间,进行搅拌反应;所述生物酶为0.01至0.1%的碱性蛋白酶Alacalase或胃蛋白酶Pepsin或中性蛋白酶Neutrase,0.1至1%纤维素酶Cellulase或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微生物为0.1%-0.5%的芽孢杆菌或曲霉菌;
(5)脱水处理:采用热风烘干、喷雾烘干或冷冻烘干方式对酒糟中的水分进行移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酸碱为柠檬酸或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加工时间在0.5-120 分钟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华清科维环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华清科维环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0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