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能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1183.9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3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峙宏;程浩;王登峰;成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京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B23K35/12;B23K35/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用 奥氏体 不锈钢 焊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及其焊接工艺,所述焊条由焊芯和药皮构成,焊芯为超高品质(低C、低P、S、含N)低成本(低Cr、Ni、不含Mo)奥氏体不锈钢焊芯,药皮涂敷于焊芯外壁,熔敷金属由芯线和药皮共同过渡。本发明焊条在超低温高压氢环境具有优异的超低温韧性和抗裂、抗氢脆性能,其熔敷金属‑269℃低温冲击≥47J,能满足氢能储运高压和‑269℃超低温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能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
背景技术
氢能源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又没有污染物排放的理想清洁能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两年国内外氢能产业迅猛发展。近年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逐步成为我国汽车和能源领域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将氢能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氢能装备领域,包括氢气增压装置与加氢站成套设备、车载燃料供氢系统、液氢罐式集装箱、液氢储存容器等,含氢液化、储运、配送和终端供氢装备等,但是氢能配套设施的建设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在高压储氢容器中,氢分子能够分解成氢原子,对金属材料尤其是较为薄弱的焊接接头产生影响,在微观乃至宏观层面上造成材料的氢脆。另一方面氢气的液化温度为-253℃,故而相关液氢存储和运输相关配套设施的使用温度也在 -253℃以下,对材料的低温性能要求很高。所以超低温韧性和高压抗氢性能是氢能建设焊接接头的主要技术指标。
加氢站及配套设施优选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S31608(即我们常说的 316L不锈钢),与母材不同,奥氏体不锈钢板本身可耐极低温,但常规不锈钢焊材因经受焊接热循环、组织不均匀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储罐、容器的抗裂性、抗氢侵击性能,应用于低温-196℃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材尚需焊材厂经反复探索开发才日渐成熟。而氢能用焊材尚属属起步阶段,鲜少有-253℃超低温以下焊材相关专利和期刊记载,且高压储氢容器的抗氢脆性能也是一大难点,迄今为止,仅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12475532 A,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有限公司公开的“用于高压氢环境奥氏体不锈钢316L材料的焊接工艺”,该发明侧重于对氢能焊接工艺的探索,对配套焊条并未过多阐述,且工艺侧重于抵抗焊接热裂纹,并未进一步探索抗氢脆和超低温韧性。故而开发具有优良的抗裂性、-269℃超低温韧性和抗氢脆性能的氢能配套用超低温奥氏体不锈钢焊材是限制氢能产业推进的瓶颈所在,因此,完成液氢储运设备的研发及配套氢能焊材的开发,对于弥补氢能焊材产业空白、进一步推进氢能产业的发展、对国家氢能战略的实施有长远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现下奥氏体不锈钢316L的焊接工艺,多采用传统316L焊材,铁素体一般设计在3-8FN,虽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和抗裂性,但因为氢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率远高于奥氏体,高比例的铁素体会为氢提供扩散通道,从而显著降低焊缝的抗氢脆性能,且低温冲击韧性明显受限,在-196℃低温下仅为20-30J,根本无法应用于氢能产业所要求的-253℃以下的超低温环境。此外,传统的316L焊材为节约成本,贵金属Ni控制在AWS标准 (11.0-14.0%)下限约12%,且另一奥氏体形成元素N的含量也较低,从而使得焊缝的奥氏体组织不够稳定,无法溶解足够的H且容易产生马氏体相变,更加提高焊缝的氢脆敏感性。
另外CN 112475532 A公开的关于“用于高压氢环境奥氏体不锈钢316L 材料的焊接工艺”中提到的焊条FN≤0.2%,几乎接近为0的铁素体,凝固为纯奥氏体组织,抵抗凝固开裂的能力最弱,抗裂性堪忧,并不是氢能用焊材的最优选择,再次说明国内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与氢能相匹配的焊材。该发明主要侧重以探究焊接工艺来对抗奥氏体焊缝凝固开裂,发明主要采用小线能量的措施来应对,但焊缝仍有一定产生凝固裂纹的风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京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京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