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乳化灌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1336.X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7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小鹤;骆威;尹松平;李想;颜忠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以诺康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乳化 灌注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乳化灌注组件,包括:金属连接体;塑料针管,穿设于所述金属连接体中;金属灌注套管,设有进水口和灌注口;塑料夹持灌注套,套设于所述金属灌注套管外侧且形成储液空间,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储液空间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塑料针管的细长的针头能提高前房稳定性,降低浪涌发生的几率;相对柔软的塑料针头尖部也降低了刺破晶体囊袋的几率;金属灌注套管有效隔离了超乳针管体与切口的挤压,大大降低甚至消除了因超声摩擦引起的切口灼伤;材质较硬的金属灌注套管有效防止因切口的挤压或扭曲而造成灌注液减小或堵塞情况,从而也能提高前房稳定性,降低浪涌发生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乳化灌注组件。
背景技术
眼睛的光学元件包括角膜和晶状体。晶状体和角膜一起工作以将光聚焦到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晶状体还可以改变形状,调节眼睛的聚焦以在观看近物体和远物体之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浑浊或白内障是相当常见的。白内障可通过人工晶状体替换浑浊晶状体来治疗。超声乳化系统通常使用超声能量来破碎晶状体并从囊袋内抽吸晶状体。
超声乳化系统通常包括:超声频电发生器、超声乳化手柄和超声乳化针头。超声乳化手柄中有电声转换体,将超声频电信号转换成超声频机械振动。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在角膜边上开出一个2-3毫米左右小切口,超声乳化针头经该切口进入眼球前房内,实现对浑浊晶状体的乳化与抽吸。
超声乳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用功率超声信号源电声转换体,将电能转化成高速微小振幅的机械能,再由超声乳化手柄聚能将振幅放大,这种机械振动再通过连接的超声乳化针头作用到人体组织上而辅助破碎、切割、乳化、抽吸、凝血等功能,使之破碎、乳化之后吸出于人体之外,实现对白内障的切割、破碎、乳化,同时超乳针头与抽吸系统相连,实现对白内障的抽吸,通过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完成白内障手术。
通常,超声乳化针头由钛合金或其他金属材质加工而成,如CN104055620B、CN107530102A所揭示,其整体结构包含细长的金属管,尾端为螺纹结构。超声乳化针头的外径直接影响手术切口的大小,小的切口对角膜的影响小,减小术后散光的程度,降低手术的风险,缩短病人的恢复时间。而超声乳化针头的内径直接影响白内障的抽吸速度,为了追求更小的切口和更高的抽吸速度,要求针头外径和壁厚越小越好,这样内孔长度与直径的比值很大,提高了加工难度,增加了加工成本,超声乳化针头作为一次性使用附件,过高的价格给医院和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同时金属针头坚硬的尖部也容易刺破晶体囊袋或眼部其它组织。
如中国专利CN102281841A所揭示,通常在超声乳化针头的外侧设置有柔软的硅胶灌注套,其形状与超声乳化针头大致相同。在超声乳化针头和硅胶灌注套伸入手术切口后,如果切口不是很合适、灌注套扭曲、或医生用力不均,都有可能导致超声乳化针头挤压灌注套和切口,这时如果再使用超声能量,超声乳化针头振动就会由于摩擦产生热量而引起切口灼伤,从而造成角膜散光甚至恢复困难等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以上的状况,柔软的硅胶灌注套也可能发生灌注不畅甚至堵塞而引起前房灌注液不足造成前房波动大甚至塌陷,带来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制造困难及手术风险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安全可靠的超声乳化灌注组件。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声乳化灌注组件,包括:
一金属连接体,其近端与所述超声乳化手柄固定;
一塑料针管,其近端穿设于所述金属连接体中,且具有沿轴线贯通于所述超声乳化手柄的抽吸通道;
一金属灌注套管,近端与所述金属连接体固定,且与所述塑料针管同轴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灌注通道,所述金属灌注套管上设有位于近端的进水口和位于远端的灌注口,其最远端具有缩口结构始终与塑料针管的外壁配合封闭所述灌注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以诺康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以诺康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节能制氧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热轧钢带免固溶退火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