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马追倍半萜内酯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肺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1704.0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岗;张健;朱媚;陈喜华;孙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65 | 分类号: | A61K31/365;A61K36/28;A61P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夏苏娟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马追 倍半萜 内酯 制备 预防 治疗 纤维化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野马追倍半萜内酯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肺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通过转化生长因子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分化的肺纤维化模型与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首次使用野马追倍半萜内酯作为治疗药物,观察肺纤维化细胞模型和小鼠模型中的相关关键生化指标及病理学变化,阐述野马追倍半萜内酯对肺纤维化细胞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从而为野马追倍半萜内酯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疾病提供依据。所述药物为含有野马追内酯F、野马追内酯G、野马追内酯H、野马追内酯I和野马追内酯K的野马追倍半萜内酯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制备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野马追倍半萜内酯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肺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肺纤维化一种间质性肺脏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导致肺泡、肺间质纤维化,最终可引起呼吸衰竭的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其病理特征是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和不正常的组织修复,从而导致肺部正常组织结构的破坏,代之以异常增生的肺成纤维细胞及大量由肺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的肺肌成纤维细胞,即形成所谓的成纤维细胞灶。这些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及合成胶原纤维,最终导致肺纤维化的形成。由于成纤维细胞灶是肺纤维化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因此成纤维细胞灶的源头——肺成纤维细胞异常转化是肺纤维化疾病发病关键驱动因素,也是目前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唯一药物靶点,最终通过抑制肺成纤维细胞的异常转化达到阻止肺纤维化病理进程的目的。(参见:Araya J,Nishimura SL.Fibrogenic reactions in lungdisease.Annu Rev Pathol 2010;5:77-98.Miao H,Wu XQ,Zhang DD,Wang YN,Guo Y,LiP,et al.Deciphering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fibrosis-associateddiseases and therapeutic avenues.Pharmacol Res 2021;163:105316.Freeberg MAT,Perelas A,Rebman JK,Phipps RP,Thatcher TH,Sime PJ.Mechanical Feed-ForwardLoops Contribute to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m J Pathol 2021;191:18-25.)
胶原纤维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化成份是胶原蛋白(collagen,简称胶原),羟脯氨酸(hydroxproline,HYP)是机体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其氨基酸总量的13.4%,组织中HYP含量可作为胶原组织代谢、衡量胶原含量及反映间质胶原纤维沉积的重要指标。
目前临床仅有两种治疗药物---尼达尼布(nintedanib)和吡非尼酮(pirfenidone),它们通过抑制肺成纤维细胞激活与转化进而延迟肺纤维化进展,然而它们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以及只能在较短周期内减缓肺纤维化进程,这使得发现新的抗肺纤维化的药物成为迫切需求。(参见:Chen H,WangJ,Li R,Lv C,Xu P,Wang Y,Song X,ZhangJ.Astaxanthin attenuates pulmonary fibrosis through lncITPF and mitochondria-mediated signal pathways.J.Cell.Mol.Med.2020;24:10245-10250.Miao H,Wu XQ,Zhang DD,Wang YN,Guo Y,Li P,Xion gQ,Zhao YY.Deciphering the cellularmechanisms underlying fibrosis-associated diseases and therapeuticavenues.Pharmacol.Res.2021;163:1053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