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及加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1895.0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5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芙蓉;方淑玲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朱芳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桡动脉 压迫 加压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包括腕带和压力感应模块,所述腕带上设有桡动脉压迫气囊,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包括压力感应片和压力显示器,所述压力感应片于腕带的内侧,裸露且固定在桡动脉压迫气囊的内表面上,所述压力显示器与腕带呈分体设置,且压力显示器与压力感应片通过线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桡动脉压迫器内侧紧贴皮肤处通过压力感应片连接一个压力显示器,通过压力显示器可以直观的了解桡动脉压迫器内的压力,为加压或是减压提供直观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及加压方法。
背景技术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局部加压是止血的常用方法,然而,术后压力过大或时间过长均可以导致局部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缓慢,局部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传统的桡动脉压迫器为防止出血,压迫力度相对较大,且减压时间相对固定,通常情况下术后每两小时减压一次,然而这种方式未见科学理论依据。传统压迫器压迫止血往往出现穿刺处肿胀、麻木、疼痛等不适甚至发生桡动脉闭塞。由于手掌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双重供血,即使患者术后出现了桡动脉闭塞,亦很少出现手部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因此桡动脉闭塞很难被观察到。一旦出现桡动脉闭塞可能会限制桡动脉成为再次PCI术的入径血管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动脉桥血管。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及加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迫器内压力大小或是压迫器有否漏气现象无法直观发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包括腕带和压力感应模块,所述腕带上设有桡动脉压迫气囊,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包括压力感应片和压力显示器,所述压力感应片于腕带的内侧,裸露且固定在桡动脉压迫气囊的内表面上,所述压力显示器与腕带呈分体设置,且压力显示器与压力感应片通过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桡动脉压迫气囊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供压力感应片配合置入的镶嵌槽。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显示器为基于单片机的液晶显示模块,且压力感应片的信号输出端与压力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显示器上设有外接电源的USB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腕带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刺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二者其一,所述腕带另一端的内表面上设置刺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二者其二。
进一步地,所述桡动脉压迫器还包括加压球囊,所述加压球囊与腕带的桡动脉压迫气囊通过气管连通设置,且加压球囊上设有压力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一种加压方法,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桡动脉压迫器,所述加压方法包括:
S1、患者手腕佩戴桡动脉压迫器,即桡动脉压迫器的桡动脉压迫气囊放置于患者手腕的桡动脉穿刺部位,同时检查确保佩戴位置准确,此时压力显示器上显示桡动脉压迫气囊的压力值为0;
S2、通过控制注射筒,以控制桡动脉压迫气囊对桡动脉加压,并根据压力显示器上显示的桡动脉压迫气囊的压力值变化,为控制桡动脉压迫气囊的加压或是减压提供直观指导。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桡动脉压迫器内侧紧贴皮肤处通过压力感应片连接一个压力显示器,通过压力显示器可以直观的了解桡动脉压迫器内的压力,为加压或是减压提供直观指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芙蓉;方淑玲,未经赵芙蓉;方淑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