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运货机器人的避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2528.2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8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邱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53034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货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货机器人的避震结构,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支撑组件和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的两端均连接在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的顶部固定在运货机器人的内部,支撑组件的底部与运货机器人的轮轴相连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部、辅助部和保护杆,辅助部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上,保护杆可拆卸连接在支撑部上,缓冲组件包括防撞部和液压阻尼器,液压阻尼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撞部。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和缓冲组件,当运货机器人遇到震荡较大时,缓冲组件能够增加滚轮上升的阻力,避免出现打顶的现象,在回弹的时候,当回弹的高度超过原本的位置时,支撑组件可以增加支撑部变长的阻力,使运货机器人更快的恢复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运货机器人的避震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运货机器人的避震结构,顾名思义,是应用在运货机器人上的一种能够避震的结构,在现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虽然现有的用于运货机器人的避震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在运货机器人行驶时进行减震,但是它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公开文献,CN214187165U-安保巡逻机器人的避震结构,公开了机器人本体及轮毂电机,所述机器人本体与轮毂电机之间经避震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避震机构包括固定板、减震器、活动板、伸缩套管及平衡缓冲机构,所述固定板底端与轮毂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活动板平行设置在固定板顶端,且穿过导向杆活动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可以实现安保巡逻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缓冲避震,再利用减震器来抑制第一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有利于提高避震效果,使机器人适应复杂的室外地形,保证机器人运行的平稳性。但是在面对较大震荡时,由于就会使减震结构出现打顶的情况,使机器发生损坏,同时在回弹时,会使机器人产生较多的晃动,稳定性能不佳。
因此,现有的用于运货机器人的避震结构实用性不强,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货机器人的避震结构,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和缓冲组件,可以避免出现打顶和回弹后不能及时稳定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打顶和晃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运货机器人的避震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两端均连接在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固定在运货机器人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与运货机器人的轮轴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部、辅助部和保护杆,所述辅助部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上,所述保护杆可拆卸连接在支撑部上,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防撞部和液压阻尼器,所述液压阻尼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撞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上支撑筒和下支撑筒,所述上支撑筒位于下支撑筒的正上方,所述下支撑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通过设置连接环,可以用于连接在运货机器人滚轮的轮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筒和下支撑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部,所述辅助部包括连接板和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弯曲的弹性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辅助板上的连接底座相连接,通过设置转动轴,可以用于辅助板的拆卸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杆贯穿上支撑筒和下支撑筒,所述保护杆的下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保护杆通过第一弹簧与下支撑筒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部中包括气室和第二弹簧,所述气室设置有气阀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气室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活塞的一侧与液压阻尼器的末端相连接,第二弹簧的直径大于第三弹簧,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三弹簧的弹性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未经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