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诱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2667.5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5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曹龙;胡文华;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95 | 分类号: | G01S7/495;G01S7/497;G01S17/08;G01S17/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系统 | ||
1.一种激光诱偏系统,用于干扰半主动激光制导导弹(10)击中目标,载有所述激光制导导弹(10)的移动飞行器上设有用于瞄准所述目标(2)后并发射激光制导信号的目标指示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诱偏系统包括:
固定设于所述目标(2)上的激光告警头(3),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制导信号并在识别所述激光制导信号的编码信息后发出控制指令信号,所述控制指令信号包括所述编码信息;
与所述目标(2)呈预设距离间隔且沿所述目标(2)的周向布置的多个诱偏单元(4),各所述诱偏单元(4)均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信号并发射第二激光信号以及控制所述激光告警头(3)发射第一激光信号,使得所述第二激光信号超前所述第一激光信号被所述目标指示器(1)接收,所述第一激光信号与所述第二激光信号为具有相同特征的激光脉冲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诱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告警头(3)的内部设有通信发射单元(31),用于发射所述第一激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诱偏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诱偏单元(4)均包括控制单元(41)和干扰激光器(42),所述控制单元(41)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信号控制所述干扰激光器(42)处于发射所述第二激光信号的预备状态以及复制与所述激光制导信号具有相同信号特征的第一激光信号并同步控制所述通信发射单元(31)发射所述第一激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诱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1)内设有用于接收编码信息并控制所述干扰激光器(42)发射所述第二激光信号的通信接收单元(41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激光诱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激光器(42)包括激光激励源(421),温控传感器(422)以及激光头(423),所述激光激励源(421)在所述控制单元(41)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信号后向所述激光头(423)通电,所述温控传感器(422)用于检测所述干扰激光器(42)内部温度来控制所述激光激励源(421)与所述激光头(423)之间断电,所述激光头(423)用于在所述通信接收单元(411)接收到所述编码信息后发射所述第二激光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诱偏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诱偏单元(4)还包括诱饵头(43),所述诱饵头(43)与所述激光头(423)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信号向外部散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诱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激光器(42)为风冷激光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诱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诱偏系统还包括用于向诱偏单元供电的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在所述激光告警头(3)未接收到所述激光制导信号时仅供电给所述控制通信接收单元(4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诱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为锂电池(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6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