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监测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2897.1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适搏;亚红;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海森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50 | 分类号: | B63B35/50;B63B35/00;B63H21/00;B64C27/08;B64C39/02;B64D33/08;B64F3/02;B64U10/16;B64U20/98;B64U20/96;B64U50/19;B64U50/30;B64U80/84;B64U1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途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3 | 代理人: | 赵传玲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朝***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监测 平台 | ||
1.一种无人监测平台,包括无人机、水面漂浮平台和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水面漂浮平台包括电池组、太阳能充电板、充气保护气囊和控制系统;连接总成连接无人机和水面漂浮平台,连接总成包括拖拽绳、输电线缆、冷却管路和冷却管路回路,连接总成能够卷绕收纳,输电线缆与电池组电连接,冷却管路在无人机内将电机的热量带走,并与电池组冷却管路连通,电池组冷却管路卷绕于电池组外壁,无人机包括设置在旋翼臂上的固定旋翼,旋翼臂为4个以上,其中,旋翼臂上正对旋翼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和可控风门,旋翼臂内设置风道,风道汇集于风力泵室,风力泵在风道吹风作用力下旋转,带动泵运转,泵与冷却管路连接,推动冷却液在冷却管内循环流动;还包括水面漂浮平台底部冷却管路以及控制阀,水面漂浮平台底部冷却管路设置在水面漂浮平台底部外周,水面漂浮平台底部冷却管路可整体上下移动,水面漂浮平台底部冷却管路与电池组以及连接总成的冷却管路连通,并通过控制阀控制连通方式;电池组冷却管路延伸至水面漂浮平台底部后与连接总成中的冷却管路连接,连接总成内的冷却管路采用柔性保温材料制成,冷却管路与冷却管路回路间通过隔热材料填充;水面漂浮平台上设置与无人机起落架匹配的磁吸槽,水面漂浮平台上设置有旋翼覆盖装置,旋翼覆盖装置能将旋翼的转动传动至水面漂浮平台上的旋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水面漂浮平台上设置有水体监测装置,水体监测装置包括温度监测仪和水质监测装置,无人机上设置有影像获取装置。
3.使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监测平台进行水体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无人监测平台移动至监测区域;
S2:无人机起飞并拖拽水面漂浮平台移动;
S3:水体监测装置进行水体监测,冷却液循环,当环境温度低至电池组工作状态异常时,冷却液由无人机经连接总成内的冷却管路流入电池组冷却管路,并循环回无人机;当电池组工作正常时,冷却液由无人机经连接总成内的冷却管路流入水面漂浮平台底部冷却管路后再进入电池组的冷却管路,经散热后循环回无人机;当环境温度高至冷却液与水体的热交换不足时,水面漂浮平台底部冷却管路下降;
S4、无人监测平台移动至岸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4中的移动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当条件允许无人机飞行时,通过无人机拖拽进行移动;当条件不允许无人机飞行时,无人机降落至水面漂浮平台,通过旋翼覆盖装置将旋翼的转动传动至水面漂浮平台上的旋桨,推动水面漂浮平台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海森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海森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8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生产用列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