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廊内兼具调高减震和电化学腐蚀的给水管支墩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9299.7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2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孙菁;李林林;解丰波;马勤国;戴永兴;唐家文;王晓娜;蓝天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35 | 分类号: | F16L55/035;F16L3/20;F16L3/02;F16L58/10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刘艳霞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廊内 兼具 减震 电化学 腐蚀 给水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内兼具调高减震和电化学腐蚀的给水管支墩,包括设置于管廊内的支墩下块、支墩上块和多个调高支座,其中:支墩下块,为一水平设置的长方体状支撑体,且底部固定于管廊廊体上;支墩上块,为一水平设置的块状体,位于支墩下块的上方,且与支墩下块间的间距可调;支墩上块的上部用于支撑承载给水管道;多个调高支座,且均竖直设置于支墩下块和支墩上块间,上下两端与对应的支墩上块和支墩下块相连接;均可向上伸长或向下缩短。在支墩发生不均匀沉降时,调节相邻支墩上块和支墩下块间的相对高度,使支墩上块处在最初的空间位置,支撑并使给水管受力均匀,从而起到减小因综合管廊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给水管受力不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廊内兼具调高减震和电化学腐蚀的给水管支墩。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随着综合管廊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给水管道采用支墩架设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廊体内。与以往的埋地式给水管道相比,虽然架设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廊体内的给水管道不受土压力的作用,不受土壤腐蚀的侵害,但是还会受到以下三方面的潜在危害:(1)由于管廊修建后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架设给水管道随之发生沉降,引起管道受力不均,造成管道在焊接位置处发生脱开。(2)对于临近地铁修建的管廊,给水管道还会受到地铁振动的影响,导致管道内水流发生晃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3)管廊内还存在有其他的电力、通信,燃气等管线,给水管道会因这些管线存在的杂散电流的作用而产生电化学腐蚀,对综合管廊内给水管道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威胁。
综合管廊内的给水管道一般通过支墩架设在廊体内。管道一经架设,如遇到上述的不均匀沉降、振动影响和电化学腐蚀等危害,再进行整改将面临工作量大、难度高、费用多的难题。因此,在支墩设计和施工时就需要将管廊的不均匀、临近地铁的振动影响和廊体内杂散电流产生的电化学腐蚀考虑在内,研发一种管廊内兼具调高减震和电化学腐蚀的给水管支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廊内兼具调高减震和电化学腐蚀的给水管支墩,在支墩发生不均匀沉降时,调节相邻支墩上块和支墩下块间的相对高度,使支墩上块处在最初的空间位置,支撑并使给水管受力均匀,从而起到减小因综合管廊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给水管受力不均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小因临近地铁的振动引发的管道振动和廊体内杂散电流引发的电化学腐蚀。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廊内兼具调高减震和电化学腐蚀的给水管支墩,包括设置于管廊内的支墩下块、支墩上块和多个调高支座,其中:支墩下块,为一水平设置的长方体状支撑体,且底部固定于管廊廊体上;支墩上块,为一水平设置的块状体,位于支墩下块的上方,且与支墩下块间的间距可调;支墩上块的上部用于支撑承载给水管道;
多个调高支座,且均竖直设置于支墩下块和支墩上块间,上下两端与对应的支墩上块和支墩下块相连接;均可向上伸长或向下缩短。
多个调高支座用于:在综合管廊不均匀沉降,且支墩随之不均匀沉降时,沉降位置处的调高支座向上伸长,支撑支墩上块上升至初始空间位置,使支墩上块保持在初始空间位置承载给水管道。
进一步地,每个调高支座均包括上支撑管和钢套管,支撑管同轴螺纹连接,在钢套管,与钢套管螺纹连接,且通过螺纹旋转,实现其上升或下降;
在支撑管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水平向的支撑顶板,支撑顶板用于与支墩上块相连接;
在钢套管的下端连接有水平向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用于与支墩下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支墩下块上壁开设有凹槽,支墩上块的下壁上设置有一竖直向下的支撑体,支撑体嵌入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9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