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冲支柱、起落架及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9626.9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6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司亮;余敏;张文军;王家星;李金灵;王君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60 | 分类号: | B64C25/60;B64C25/58;B64C2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2100 北京市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支柱 起落架 无人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支柱、起落架和无人机,其中,所述缓冲支柱包括内筒、外筒、活塞杆、定阻尼单元和浮动阻尼单元,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定阻尼单元和浮动阻尼单元设置于所述内筒内,所述活塞杆设置于所述外筒内,并且其中一端抵接所述定阻尼单元,另一端与轮叉机轮组件相连接。该结构适合小型无人机的缓冲支柱设计,能提高缓冲效率同时,减小着陆反弹,降低生产制造难度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支柱、起落架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在无人机轮式起降技术中,起落架是飞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支撑起无人机的停机载荷,滑跑起飞和滑降着陆时的动态载荷。其中起落架缓冲支柱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同时降低飞机震动与着陆过载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无人机起落架采用的是油气缓冲结构,其中油针缓冲结构和定油空缓冲结构在起落架缓冲支柱中比较常见。但是,油针类制造工艺复杂,要求装配精度高,且装配后无较好的检测方法,容易出现偏心甚至卡滞,大大降低缓性能;而定油孔类型的缓冲器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反行程阻尼匹配不好,缓冲效率低下,设计不合理时反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缓冲支柱、起落架及无人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将通过以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缓冲支柱,用于无人机,所述缓冲支柱包括内筒、外筒、往复运动单元、定阻尼单元和浮动阻尼单元,
其中,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定阻尼单元和浮动阻尼单元设置于所述内筒内,所述往复运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外筒内,并且其中所述往复运动单元的一端抵接所述定阻尼单元,所述往复运动单元的另一端连接轮叉组件。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定阻尼单元为定阻尼块或定阻尼板;所述浮动阻尼单元为浮动阻尼块或浮动阻尼板。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外筒和内筒通过在外筒内顶部设置的销钉过盈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内筒的上部开设有多个密封槽,在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多个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内筒上设置多个过油孔。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浮动阻尼单元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心阻尼孔,在所述中心阻尼孔的四周设置有侧边阻尼孔。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述浮动阻尼单元设置于所述内筒的下部,与所述内筒过盈配合,所述定阻尼单元设置于所述浮动阻尼单元和所述往复运动单元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缓冲支柱,还包括防扭转臂组件、转弯作动装置、轮叉组件和机轮与轮胎组件;其中所述防扭转臂组件、转弯作动装置和轮叉组件设置于所述缓冲支柱上,所述防扭转臂组件连接所述转弯作动装置和轮叉组件,所述轮叉组件连接所述机轮与轮胎组件。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缓冲支柱的上端连接无人机,所述缓冲支柱的下端连接轮叉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本发明所述的起落架。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9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力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下一篇:无线测量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