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裂纹的纳流控芯片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9959.1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3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冉;宋涵琼;宋永欣;李刚;潘新祥;李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修睿;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裂纹 纳流控 芯片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纳米裂纹的纳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由聚二甲基硅氧烷通道层玻璃基底键合而成,聚二甲基硅氧烷通道层含有微米通道和至少一条纳米通道,纳米通道与微米通道相连,微米通道末端通过储液槽与外界连接,所述储液槽用于纳米流控芯片样品的加入和提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裂纹的纳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通道层结构为硬质PDMS和普通PDMS双层复合结构;微米通道和纳米通道存在于硬质PDMS薄层表面,厚层普通PDMS覆盖于硬质PDMS之上作为支撑,所述纳米通道为多根时,多跟纳米通道呈并列阵列式排布。
3.一种基于纳米裂纹的纳流控芯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在聚苯乙烯平板材料表面制造微观缺陷;
S20、通过溶胀诱导法制备纳米裂纹;
S30、将光刻胶均匀旋涂于聚苯乙烯纳米裂纹的表面,基于此制备纳米通道阳模;
S40、在纳米通道阳模表面通过光刻法,制备微流通道,连接纳米通道制备纳流控芯片通道系统阳模;
S50、采用双层复合结构PDMS复制微纳通道;
S60、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进行PDMS微纳通道和玻璃基底的键合,完成纳流控芯片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聚苯乙烯基底包括通过真空注塑工艺制作的培养皿基底板材;制造微观缺陷所用工具为能够达到样品局部应力集中和缺陷的工具,在工具上施加10gF至1000gF压力,施加压力时间10s~35s,所产生的菱形缺陷尺寸对角线长度为20微米到210微米;所述微观缺陷点用于控制纳米裂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在一开口容器中加入有机溶剂并置于一加热台表面;
S22、将含有微观缺陷的聚苯乙烯板覆盖在容器的开口之上,其中,具有缺陷点的一面朝向溶剂侧;所采用的容器的开口尺寸用于控制纳米裂纹的生长长度和范围;
S23、控制加热温度使溶剂挥发并在聚苯乙烯表面冷凝,冷凝的溶剂被聚苯乙烯表层吸收,导致聚苯乙烯表层溶胀;
S24、当容器中溶剂挥发完全后,继续加热使聚苯乙烯的表面溶胀层中溶剂脱附并产生残余应力,当残余应力大于产生裂纹的临界值时,聚苯乙烯表面产生纳米裂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将光刻胶均匀旋涂于聚苯乙烯纳米裂纹的表面;光刻胶以8000转/分旋涂速度旋涂在聚苯乙烯纳米裂纹表面,旋涂时间为120秒,所得的光刻胶厚度约为200~300微米;
S32、将样品进行紫外线曝光,使光刻胶交联固化;均匀旋涂光刻胶的样品采用365纳米波长紫外线进行照射,样品照射剂量为800mJcm-2;
S33、将固化的光刻胶薄层从聚苯乙烯样品表面剥离,获得纳米通道阳模;剥离过程中剥离前进方向垂直纳米通道方向;
S34、将纳米通道阳模贴合在旋涂有光刻胶的基底表面进行固定;贴合过程中将具有纳米通道凸起的一侧朝外并排除胶层间的气泡;通过紫外线曝光使光刻胶层交联固化将纳米通道固定在基底上;加热使光刻胶完全固化获得纳米通道阳模模具;所述的基底为玻璃或PMMA材质平板;所旋涂的光刻胶层厚度为15μm;所采用的紫外线为365nm波长紫外线;所采用的紫外线照射剂量为400mJcm-2;所采用的加热温度为7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99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