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行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1384.7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3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22 | 分类号: | H04L69/22;H04L9/40;H04L9/32;H04L45/30;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康欢欢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行 报文 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程序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行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的报文传输;方法包括:响应接收端发送的交易请求,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报文;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报文发送到接收端;其中,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处理,包括:对报文进行报文拆分;登记报文的流水信息与交易记录;拼接或核验数字签名要素,进行加签和验签;对报文中的加密内容进行解密,获取原文信息;对报文进行路由转发。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既可以满足多样的接入接出网络适配、又可以进行加解密获取原文、还可以进行数字签名验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以登记报文流水信息到数据库以便报文查询与问题跟踪、可以拆分解析报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报文自动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行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银行业数字化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金融科技的大力发展,银行同业间交流的不断加深,加强银行内关联系统与行外金融机构之间的通信交流与数据交互势在必行。高效完善的管理银行内关联系统与行外机构交互的报文信息可以使行内外相关机构减少沟通成本、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推动业务处理的数字化进程。在行内与行外数据传输之间建立统一管理传输接口也有助于提高业务报文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银行内外交互的管理性。
在现有技术中,对银行报文传输系统的研究功能相对较少,基本都基某个功能展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针对银行间报文传输数据进行加密解密,发送端将报文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然后封装成报文,通过串口服务器将报文转换为字节流形式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后对字节流进行解析、解密与业务处理,通过加密方法保证报文安全传输。第一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在报文传输过程中,未考虑报文收发网络区域的安全性,无法区分银行内部与外部系统网络区域,无法降低网络风险。
第二种方法针对银行间传输报文格式的多样性,对可适用多种银行间交易报文格式的功能进行研究与设计。一般来说,不同银行、不同省市的银行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前置系统,针对形式各异的业务报文,接口标准和报文封装形式。现有技术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对报文格式进行配置,可以新增报文处理格式,保证交易接口不变的情况下简单调整就能适应报文传输的新接口。第二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虽然针对报文传输格式与接口多样性进行了设计,但是报文传输过程中接口网络请求的多样性未考虑。
综上所述,现有的银行间报文传输功能均较为单一,在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多样化的传输接口与报文格式标准、庞大业务量下的报文查询与报文追踪需求,在关联系统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报文传输的完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行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以实现既可以满足多样的接入接出网络适配、又可以进行加解密获取原文、还可以进行数字签名验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以登记报文流水信息到数据库以便报文查询与问题跟踪、可以拆分解析报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银行报文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的报文传输;所述方法包括:响应所述接收端发送的交易请求,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报文;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报文发送到所述接收端;
其中,对所述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处理,包括:
对所述报文进行报文拆分;
登记所述报文的流水信息与交易记录;
拼接或核验数字签名要素,进行加签和验签;
对所述报文中的加密内容进行解密,获取原文信息;
对所述报文进行路由转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银行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的报文传输;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接收端发送的交易请求,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1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