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湿地水生态的防渗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1601.2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潘玲阳;李定心;郑尼娜;徐雅琦;吴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华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3F1/00;E03F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吕超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 湿地 水生 防渗 排水 结构 | ||
1.一种基于人工湿地水生态的防渗排水结构,包括隔离墙(1)、集水墙(2)和回流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墙(1)相对两侧面均与集水墙(2)连接,一侧所述集水墙(2)上表面与回流泵(3)连接;所述回流泵(3)一侧安装有抽水管(301),并通过抽水管(301)延伸连通至集水墙(2)内部,另一侧安装有注水管(302),并通过注水管(302)延伸连通至隔离墙(1)内部;
所述隔离墙(1)内部镶嵌连接有防渗板组,且隔离墙(1)内部通过防渗板组分设为上渗区和下渗区;所述防渗板组包括两个安装架(101)和两层土工膜(102),其中安装架(101)一侧面与土工膜(102)粘连,两个安装架(101)相互焊接固定,且两层土工膜(102)之间设置为引流区;两所述安装架(101)之间焊接有若干防渗管(103),且防渗管(103)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上渗区和下渗区;
所述防渗管(103)为胶囊结构,其周侧面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上渗孔(1031)、引流孔(1032)和下渗孔(1033);所述防渗管(103)内部滑动卡接有引流管(1034),引流管(1034)周侧面开设有连通孔(1035);所述防渗管(103)相对两内表面均焊接有导流管(1036),导流管(1036)周侧面开设有导流槽(1037),且两根导流管(1036)分别从引流管(1034)的相对两端延伸至引流管(1034)内部;所述引流管(1034)下端与防渗管(103)之间粘连有复位簧(1038);
所述上渗孔(1031)与上渗区连通,引流孔(1032)与引流区连通,下渗孔(1033)与下渗区连通;所述引流管(1034)与导流管(1036)滑动配合,连通孔(1035)与引流孔(1032)相互配合;所述引流管(1034)相对两端均粘连有液压塞(1039),且液压塞(1039)与防渗管(103)构成活塞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湿地水生态的防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区与集水墙(2)内部连通;另一侧所述集水墙(2)上表面安装有示压管(201),且示压管(201)与上渗区连通;所述示压管(201)内部安装有示压塞(202),且两者构成活塞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湿地水生态的防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示压管(201)上端安装有控制开关(203),控制开关(203)一侧焊接有导流片(2031),且导流片(2031)设置于示压管(201)的上端管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湿地水生态的防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示压塞(202)上表面栓接有螺线管(204),螺线管(204)通过导流片(2031)滑动延伸至示压管(201)外部,且与控制开关(203)和导流片(2031)构成压控阀,所述压控阀与回流泵(3)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湿地水生态的防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1)为若干支撑筋条纵横交错焊接而成,相邻四根支撑筋条之间存在间隙,且防渗管(103)安装于间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华学院,未经安徽新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16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