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旧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激活的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2278.0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段同军;林占胜;裴福才;李强;葛均峰;李经洲;李伟领;李泽群;翟伟;秦赫伟;尚玉涵;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20/04;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纪艳艳 |
地址: | 2500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沥青 混合 微波 加热 激活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旧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激活的再生方法,能够充分使旧沥青加热激活,节约能源同时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有效防止沥青二次老化,获得的沥青再生料的某些性能超过原有沥青,突出微波加热再生沥青的优势。一种用于旧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激活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铣刨下来的旧沥青混合料按照进行级配筛分归类;将旧沥青混合料与石墨粉充分混合;将级配筛分的旧沥青混合料分别在不同微波条件下进行加热激活,拌合过程中按规定顺序加入新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搅拌,完成后即可得再生沥青混合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旧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激活的再生方法,属于旧沥青再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行车舒适性,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等级公路路面均采用沥青路面,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发展,随之产生的公路养护工程与服务也不断扩充规模,很多建设较早的高速公路需要进行大修。沥青路面在养护维修和改扩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RAP,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这些废旧沥青混合料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导致环境污染,危害周围居民健康。随着绿色、环保、节能等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旧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将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减少道路建造对石料、沥青的需求,降低筑路成本,对矿产资源和环境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是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热再生技术已经在国内很多地方得到了应用,目前热再生激活旧沥青混合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明火加热、热风循环加热。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明火加热是利用火焰直接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加热温度难以控制,火焰与沥青路面直接接触,容易引起沥青混合料的二次老化;热风循环加热是利用燃料对空气进行加热,再通过风嘴喷射热空气到旧沥青混合料表面进行加热,加热效率低,对于下层沥青混合料难以进行激活,且容易产生热风泄漏,浪费能量。
两种加热方式产生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更高的黏度和刚度,沥青激活程度较低,其工作性通常较差,难以在现场压实,并且容易出现开裂、松散和其它与耐久性相关的路面病害,从而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所以研究废旧沥青再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旧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激活的再生方法,能够充分使旧沥青加热激活,节约能源同时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有效防止沥青二次老化,获得的沥青再生料的某些性能超过原有沥青,突出微波加热再生沥青的优势。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旧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激活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铣刨下来的旧沥青混合料按照进行级配筛分归类;
S2.将旧沥青混合料与石墨粉充分混合,石墨粉添加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X为石墨粉添加量;
α为掺量系数;
M1为某种粒径旧沥青混合料质量;
α1为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
S3.将级配筛分的旧沥青混合料分别在不同微波条件下进行加热激活,拌合过程中按规定顺序加入新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搅拌,完成后即可得再生沥青混合料。
上述一种用于旧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激活的再生方法基础上,将铣刨下来的旧沥青混合料按照>9.5mm,2.36~9.5mm,<2.36mm三种集配区间进行筛分。
上述一种用于旧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激活的再生方法基础上,>9.5mm的旧沥青混合料α为0.35~0.4;2.36~9.5mm的旧沥青混合料α为0.3~0.35;<2.36mm的旧沥青混合料α为0.2~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2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