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井辅助平行中导洞超前双主洞的巷道式通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3512.1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4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斌;毛锦波;赵红刚;李亚隆;候永川;陈永刚;于海涛;曾煜;高军;张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F1/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精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8 | 代理人: | 周建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井 辅助 平行 中导洞 超前 双主洞 巷道 通风 方法 | ||
1.一种竖井辅助平行中导洞超前双主洞的巷道式通风方法,隧道包括依次设置的右线正洞(3)、中导洞(2)、左线正洞(1),右线正洞(3)、中导洞(2)和左线正洞(1)相平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借助已经施工完成的中导洞(2)为巷道,自洞口至左线正洞(1)的钻爆法掌子面(8)、右线正洞(3)的钻爆法掌子面(9)设置有n组横洞(5);
步骤2:在巷道中设置无污浊通道,在无污浊通道中放置有多个分别给中导洞(2)、左线正洞(1)和右线正洞(3)压入新鲜风的轴流风机;
步骤3:通风竖井(18)底部设有两条分别与左线正洞(1)和右线正洞(3)连通的第一风道(19),利用竖井贯通后的“烟囱”效应,将多个掌子面的污浊空气抽排至井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辅助平行中导洞超前双主洞的巷道式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将靠近洞口的n-1组横洞(5)采用第一封闭门(6),将第n个横洞(5)与洞口之间的中导洞(2)采用第二封闭门(27);
步骤2.2:将第一轴流风机(24)和第二轴流风机(25)分别通过第二风管(20)、第三风管(21)穿过第一封闭门(6)给左线正洞(1)和右线正洞(3)压入新鲜风,将两个第三轴流风机(26)分别通过两个第四风管(7)穿过第二封闭门(27)给中导洞(2)压入新鲜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井辅助平行中导洞超前双主洞的巷道式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2之前还有以下步骤:
步骤2.2.1:根据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计算出每分钟供给3立方米的新鲜空气;
步骤2.2.2:按爆破规定时间内将工作面的有害气体排出,每千克炸药爆破后可产生折合成40L的一氧化碳气体;
步骤2.2.3:若洞内使用柴油机,可按每千瓦每分钟4立方米风量计算,并与同时工作的人员所需的通风量相加;
步骤2.2.4:根据上述数据通过公式计算最大需风量后进行通风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辅助平行中导洞超前双主洞的巷道式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两个第四风管(7)分别连通有至少两个分流风管(22),每个分流风管(22)分别穿过横洞(5)置于不同的掌子面区域;
步骤5:每个掌子面的区域内安装有风速仪(15),分流风管(22)内安装有风门(11),根据掌子面的回风速度的大小调节风门(11)来满足新开辟掌子面的需风量;
步骤6:在右线正洞(3)和左线正洞(1)上的多个掌子面上间隔一定距离安装有射流风机(4),经通风竖井(18)的第一风道(19)抽排至井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井辅助平行中导洞超前双主洞的巷道式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左线正洞(1)、中导洞(2)和右线正洞(3)的每个掌子面的物料运输均通过第n个横洞(5)分流至左右主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井辅助平行中导洞超前双主洞的巷道式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掌子面的施工完成情况来不断地向前掘进,掘进的同时将洞内的设备移动至下一个横洞(5)对应的位置,同时采取相应的无污浊通道封闭措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辅助平行中导洞超前双主洞的巷道式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开辟第一掌子面(10)、第二掌子面(12)、第三掌子面(13)和第四掌子面(16),第一掌子面(10)、第二掌子面(12)、第三掌子面(13)和第四掌子面(16)分别与中导洞(2)之间的横洞(5)处安装射流风机(4),将所述的第一掌子面(10)、第二掌子面(12)、第三掌子面(13)和第四掌子面(16)的污浊空气抽排放至已经施工完成二衬的左线正洞(1)、右线正洞(3)内,借助左线正洞(1)、右线正洞(3)洞的洞顶间隔安装的射流风机(4)经通风竖井(18)的第一风道(19)抽排至井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35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