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净化空气的压电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5025.9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1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堂;黄宇;赵彦磊;翟月;张占铎;曲云峰;王鹏鸽;翟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1/06 | 分类号: | B01J31/06;B01J21/06;B01J23/06;B01J23/18;B01J35/06;B01J37/34;D04H1/728;B01D53/86;B01D53/56;B01D46/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471031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净化 空气 压电 光催化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空气的压电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压电聚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加热下搅拌均匀,然后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作为芯层纺织液;另一份中加入光催化剂粉体,搅拌均匀,制得壳层纺织液;将壳层纺织液置于同轴共纺壳层中,将芯层纺织液置于芯层注射器中,启动静电纺丝装置,同轴共纺制备压电光催化薄膜。制备的压电光催化薄膜柔韧性高,透气性好,风阻小,工艺简单,在极大的暴露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同时,定向构建压电场,提升催化剂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率,实现对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同步净化。在自然光和空气流动下,制备的压电光催化薄膜对空气中颗粒物过滤效率约85%,NOx净化率高达62%。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净化空气的压电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催化去除污染物的机理是通过光照激发催化剂,促使载流子分离成电子和空穴,在催化剂表面与氧气或者水反应生成超氧或羟基自由基,与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然而,这种传统的光催化机制普遍存在电子和空穴复合率高,光催化效率低等问题。另外,光催化剂多为粉体材料,不易负载回收,难以规模应用。
针对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率高的问题,目前主要的解决手段包括构建异质结、离子掺杂等,通常需要额外的高温、高压处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CN201810620100.2制备了一种带状TiO2、片状BiOI和介孔碳组成的三元光催化异质结,大大提升了光催化效率,但是需要在氮气气氛下300-500℃下高温下合成0.5-1h。近年来,压电聚合物与光催化材料复合,通过外加应力(如水流、超声等方式)将压电聚合物极化,在压电材料与催化剂界面形成压电场,能够有效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效率。
CN 112371181 A制备的光催化PVDF-TiO2-C3N4纤维垫是合成TiO2@g-C3N4后,直接与PVDF共混形成纺丝液,在经过静电纺丝得到的纤维垫,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抗生素。CN113045845 A介绍了一种TiO2纳米材料掺杂的双层聚偏氟乙烯复合介质,其通过溶液共混,淬火处理后分别镀上极化层和承压层,用于电池隔离膜。可见目前光催化剂/压电聚合物的大多应用于能源储存和电池隔膜领域,在环境污染物净化领域也多为水相污染物降解,且大多采用直接将压电聚合物和光催化剂共混合成的方式,极易导致光催化剂活性位点被覆盖,减少其与污染物接触面积,致使压电光催化效率也并未显著提升。
CN108411406A介绍了一种压电光催化纳米纤维的制备方式,使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的压电光催化复合纤维,利用压电材料和光催化剂结合的界面的内电场,分离电子和空穴,但其用到的是压电陶瓷,后续还需要极化处理才能发挥压电效应,且其制备的纤维是80-150nm的粉体,产量低,耗能大,难以用到空气净化领域。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净化空气的压电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合成以压电聚合物为基体,原位复合光催化剂后,通过同轴共纺纺成压电光催化薄膜,适用于通过自然力来过滤颗粒物,降解气体污染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净化空气的压电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压电聚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加热下搅拌均匀,然后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作为芯层纺织液;另一份中加入光催化剂粉体,搅拌均匀,制得壳层纺织液;
(2)将壳层纺织液置于同轴共纺壳层中,将芯层纺织液置于芯层注射器中,启动静电纺丝装置,同轴共纺制备压电光催化薄膜。
进一步的,压电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与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压电聚合物在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14%-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5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理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逆流式密闭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