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食道、气管的椎体间撑开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5481.3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3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龙;孙家元;高显达;常恒瑞;杜沛宇;王志伟;王辉;徐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联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97 | 代理人: | 朱真珍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食道 气管 椎体间 撑开 | ||
1.一种保护食道、气管的椎体间撑开器,用于椎体撑开器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椎体撑开辅助组件(2),所述椎体撑开辅助组件(2)包括保护食道气管的保护片(5)、控制保护片(5)工作的工作控制部(4)与用于椎体撑开辅助组件(2)连接椎体撑开器组件(1)的固定部(3);所述椎体撑开辅助组件(2)可拆卸连接于椎体撑开器组件(1)的两组工作臂(101),所述椎体撑开辅助组件(2)设有两组固定部(3)与工作控制部(4),所述两组工作控制部(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固定部(3)外侧,所述两组固定部(3)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椎体撑开器组件(1)的两组工作臂(101),所述两组固定部(3)与相应的工作控制部(4)大小形状相等、方向相反;
所述椎体撑开器组件(1)包括两组用于撑开椎体皮肤组织的工作臂(101)与控制两组工作臂(101)间距的控制钮(102);
所述保护片(5)两端相应连接于两组工作控制部(4);
所述工作控制部(4)包括微型电机(401)、供电控制组件(402)和转轴(403),所述微型电机(401)位于工作控制部(4)靠近椎体撑开器组件(1)控制钮(102)的一端,所述供电控制组件(402)连接于微型电机(401)的底端,所述转轴(403)固定连接于微型电机(401);所述保护片(5)一端固定连接于工作控制部(4)的转轴(403),所述工作控制部(4)内设卷曲收纳保护片(5)的空腔;
所述固定部(3)包括紧固螺钉(303)、供保护片(5)通过的工作通道(301)与保证保护片(5)合理弯曲的弧度引导件(302),所述固定部(3)呈C型,所述固定部(3)C型结构的开口处设有多组紧固螺钉(303),所述固定部(3)可套合连接于工作臂(101),所述固定部(3)通过紧固螺钉(303)实现与工作臂(101)连接紧固,所述固定部(3)通过工作通道(301)与工作控制部(4)的空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食道、气管的椎体间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的工作通道(301)开口处都固定设有弧度引导件(302),所述弧度引导件(302)弧度方向斜向上,所述弧度引导件(302)包括弧度面(3021)与垂面(3022),所述垂面(3022)高度相等于工作通道(301)下端面与固定部(3)表面之间距离,所述垂面(3022)最高点与工作通道(301)下端面对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食道、气管的椎体间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度引导件(302)的弧度面(3021)首尾两端水平投影为a线段(30211),所述弧度引导件(302)的弧度面(3021)首尾两端垂直投影为b线段(30212),所述b线段(30212)与a线段(30211)长度之比为0.363-0.577,所述弧度面(3021)对应为圆c(30213)的一段弧线,所述圆c(30213)弧线对应的圆心角度为45°-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食道、气管的椎体间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内壁直径长度与工作臂(101)直径长度之比为1-1.25,所述固定部(3)长度与保护片(5)的宽度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食道、气管的椎体间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5)宽度为3-5cm,所述保护片(5)上端与下端边缘处经过圆角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食道、气管的椎体间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撑开器组件(1)两组工作臂(101)分别为固定端(1011)与移动端(1012),所述固定端(1011)工作臂(101)的固定部(3)、工作控制部(4)与移动端(1012)工作臂(101)的固定部(3)、工作控制部(4)形状方向对称,固定部(3)与工作控制部(4)连接处经过圆角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护食道、气管的椎体间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1011)工作臂(101)的工作控制部(4)内腔的保护片(5)逆时针缠绕于转轴(403),所述移动端(1012)工作臂(101)的工作控制部(4)内腔的保护片(5)顺时针缠绕于转轴(4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54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