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lcein荧光曲线的LAMP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8797.8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7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恒;夏斌;陈晓玲;李可可;王思怡;苑庆华;何永胜;李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喜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天津一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瑞(苏州)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44 | 分类号: | C12Q1/6844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栾志超;王旭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lcein 荧光 曲线 lamp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alcein荧光曲线的LAMP检测方法,向包括待测样本的LAMP反应体系中加入Calcein,荧光定量PCR后测定荧光曲线,如果出现V型特征曲线则判定待测样本中具有目标基因,V型特征曲线最低点为峰谷,峰谷出现时间越靠后,待测样本中的目标基因含量越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Calcein荧光曲线特有的V型结构,能够更为直观的判断扩增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检测灵敏,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更为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Calcein荧光曲线的LAMP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学者Notomi于2000年发明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可以利用Bst酶和多对引物在60-65℃的恒温条件下实现核酸扩增。从2000年开始,由日本荣研化学研发建立的用于基因诊断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主要是针对靶基因不同的六个区域,设计6条引物(两条外引物、两条内引物和两条环引物),一般在恒温条件40min以内,完成核酸扩增反应,因为其成本低、操作便捷、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SARS、禽流感、HIV等疾病以及体外诊断中去。本发明针对碳青霉烯酶基因(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KPC)的保守区设计特异的LAMP引物,以便能更敏感特异的检测出相应的基因片段。LAMP结果的读取主要分为浊度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荧光/可视化染料检测等3类方法。但由于浊度检测和电泳检测都依赖于仪器并需要较复杂操作,因而可视化染料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青睐。该方法只需在LAMP反应开始前于反应体系中加入染料,反应后,阴性反应试剂和阳性反应试剂即会呈现出明显的颜色差异,从而实现反应结果的快速判读。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染料由以下两种:1)羟基萘酚蓝(Hydroxynaphthol
Blue,HNB),HNB作为金属离子指示剂,深紫色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也可作为LAMP反应可视化指示剂。在LAMP体系中提前加入HNB水溶液,起初镁离子与HNB结合使得反应液为紫色,随着反应的进行,Mg2+与析出的P2O74-反应生成Mg2P2O7沉淀,HNB失去Mg2+使得体系颜色变为天蓝色,而未反应的体系则仍保持紫罗兰色;2)钙黄绿素(Calcein),亮黄色粉末,溶于乙醇和碱,微溶于水,荧光指示剂,与Mg2+结合而成的复合物可产生强烈荧光,自然光下阴性、阳性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并不明显。首先在钙黄绿素中加入Mn2+,Mn2+使钙黄绿素的绿色荧光淬灭。当LAMP扩增反应发生后,产生的副产物焦磷酸离子与Mn2+结合并释放钙黄绿素,淬灭状态解除。最终呈现的结果为在365nm蓝光激发下,阳性反应发出强绿色荧光,阴性反应发出较弱绿色荧光。
除了这种可视化指示剂,还可选用一些荧光指示剂,例如SYBR Green i等,其判断方法是观测其荧光曲线形状,看是否出现S型曲线,但是当待测样本中DNA含量较低时,其S型会不太明显,难以判断其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alcein荧光曲线的LAMP检测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Calcein荧光曲线的LAMP检测方法,向包括待测样本的LAMP反应体系中加入Calcein,荧光定量PCR后测定荧光曲线,如果出现V型特征曲线则判定待测样本中具有目标基因。
优选地,随着时间增加,荧光曲线先降低再升高,形成V型特征曲线。
优选地,V型特征曲线最低点为峰谷,峰谷出现时间越靠后,待测样本中的目标基因含量越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喜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天津一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瑞(苏州)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喜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天津一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瑞(苏州)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8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