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单元及频扫阵列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101041.4 申请日: 2022-01-27
公开(公告)号: CN114421164B 公开(公告)日: 2022-11-29
发明(设计)人: 耿军平;赵瑞;王堃;金荣洪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H01Q9/16 分类号: H01Q9/16;H01Q1/50;H01Q21/06;H01Q21/00;H01Q3/00
代理公司: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胡晶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人工 表面 离激元 剖面 磁电 偶极子 天线 单元 阵列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电子领域和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单元及频扫阵列,包括磁电偶极子辐射结构和共面波导馈电结构,磁电偶极子辐射结构通过共面波导馈电结构进行馈电;磁电偶极子辐射结构包括水平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和呈开口凸字状的立体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结构,水平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作为电偶极子进行辐射,位于水平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中间的立体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结构作为磁偶极子进行辐射,实现了磁电偶极子天线的低剖面和小型化。沿轴向周期性延伸该磁电单元结构形成串馈的频扫天线阵列,在带宽范围内实现较大角度的波束扫描,扫描范围边界接近侧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和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低剖面的磁电偶极子天线设计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单元及频扫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受限于有限的安装空间,为了保障已有的网络和服务能够平稳地演进,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通常需要磁电偶极子天线具有较低的剖面,然而受限于磁电偶极子的工作原理,大多数磁电偶极子天线设计剖面通常为0.25λ左右,因此这一要求显著增加了天线设计的难度。

文献1(查尔文(A.Chlaviin)公布了一种拥有相同E面与H面方向图的新型天线,天线与传播专业IRE学报(Transactions of the IRE Professional Group on Antennasand Propagation),1954,2(3):113-119)中首次提出了基于两种偶极子实现方向图互补这一理论的可行性。

文献2(卢克(K.M.Luk),王(H.Wong)公开了一种新型宽带单向天线[J].国际微波和光学技术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2006,1(1):35-44)设计了一种工作于一个极化的磁电偶极子天线,通过采用一个Γ型探针同时激励一对水平贴片和垂直短路贴片来实现电偶极子与磁偶极子辐射,然而单元整体尺寸为0.64λ×0.5λ×0.25λ,尺寸较大且馈电复杂,不利于组成扫描阵列。

之后,对于该类型的天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的技术成果,然而,就已公开的相关磁电偶极子天线技术与结构而言,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这些改进大多更关注于增加此类天线的阻抗带宽,虽然也进行了较多低剖面小型化设计,但剖面大多大于0.1λ。其次,目前公开的大部分磁电偶极子天线,为保持良好的性能,大多馈电结构复杂,加工困难,不易于组成大角度扫描阵列。由此可见,如何实现低剖面的磁电偶极子,简单的馈电方式,及其在大角度扫描阵列的应用是业内人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现有技术专利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11262005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5G基站的双极化宽带磁电偶极子天线单元及天线阵列,属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领域,不仅实现了双极化,而且具有小型化、宽频带、增益大、后瓣小、方向图稳定、隔离度大等优点,完全可以满足现代5G通信基站的需求。包括金属盒装反射结构以及磁电偶极子、馈电结构,金属盒装结构包括金属底板,磁电偶极子包括对称且间隔分布的多个磁电偶极单元,每个磁电偶极单元均包括上层介质基板以及位于其下方的平行介质板,上层介质基板表面的介质层上印刷有金属贴片以作为电偶极子,平行介质板上设置有金属涂层,金属涂层以及金属底板共同形成磁偶极子;馈电结构包括一对正交布设的馈线,每个馈线的底部与穿过金属底板布设的同轴线连接。而本发明提供了小尺寸的零部件安装结构,解决狭窄造型车灯内部空间不足的问题。因此,该文献与本发明所介绍的方法是属于不同的发明构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单元及频扫阵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1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