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1107.X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8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冠大机电有限公司;陈洋 |
主分类号: | B66B9/08 | 分类号: | B66B9/08;B66B1/28;B66B1/34;B66B1/46;B66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道 双轨 循环 电梯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轨道和运行在吊装轨道上的多个运输椅,吊装轨道沿着楼道中的步行楼梯顶部吊装延伸,吊装轨道主要由直轨以及用于衔接上、下两层楼间直轨的弧形轨道组成,其特征在于:吊装轨道在楼道中保持同一延伸形态呈前后设置两个,且两个吊装轨道的顶端和底端均相互接通形成闭环双轨轨道,多个运输椅通过动力驱动装置在闭环双轨轨道上上下循环运行,不同的运输椅分别由各自的控制系统控制运行,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摆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与齿轮连接的传动轴、与传动轴端部连接的万向联轴器、与万向联轴器端部连接的联轴器,联轴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电机,传动轴与万向联轴器端部连接位置,以及万向联轴器与联轴器端部连接位置均锁上止松螺丝,摆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滑车下沿的摆动块安装座、安装在摆动块安装座两侧的摆动固定板、安装在摆动固定板下的摆动块和安装在摆动块内侧的摆动件,摆动件的内侧安装电机,摆动块在摆动固定板下呈开口向下的V形设置,摆动件通过固定轴以穿插方式固定在摆动件腰型槽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弧形轨道包括两个不同曲率的u型轨道组成,两个同楼层的u型轨道的开口方向和高度均设置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运输椅的顶部安装有动力驱动装置,并通过动力驱动装置吊装在闭环双轨轨道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动力驱动装置采用电机,电机连接编码器并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滑车,滑车的侧壁上设有集电器、磁栅尺、电刷,且滑车上安装用于驱动的齿轮,闭环双轨轨道中安装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动力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运输椅运动过程中晃动限位的摆动机构;
闭环双轨轨道内装有用于给运输椅提供电源的滑触线和通信功能的脉冲信号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闭环双轨轨道采用柔性固定件进行吊装;
柔性固定件主要由楼梯固定板、轨道固定件、固定轴和夹板组成,楼梯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楼梯顶部,楼梯固定板和轨道固定件之间通过固定轴和防松螺母组成,轨道固定件的端部通过夹板和螺栓固定连接轨道的背面。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该电梯采用了多控制器并行的控制方式,有一个主控制系统和至少两个运输椅控制系统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运输椅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RF无线单元、供电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告警单元和动力输出单元,RF无线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告警单元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动力输出单元与运输椅上的动力机构连接用于驱动运输椅运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信号采集单元包括:
距离检测模块,包括编码器和磁栅尺,用于检测当前运输椅在吊装轨道的位置信息;
防碰撞保护检测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两个运输椅之间安全距离信息;
重力检测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超重和采集用户是否乘坐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主控制系统包括用户控制端,设有用户控制端RF无线单元、与用户控制端RF无线单元连接的用户控制端控制器和与用户控制端控制器连接的用户信息输入单元;用户信息输入单元连接交互系统,用户控制端分布在楼道的各个楼层楼梯间,交互系统包括公共端按钮盒,公共端按钮盒用于面部识别、指纹或者以刷卡的形式来乘坐电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楼道双轨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用户控制端分布在用户家中,交互系统包括私用端按钮盒,私用端按钮盒用于召唤电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冠大机电有限公司;陈洋,未经南京冠大机电有限公司;陈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11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