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顶涵施工路线加固的钢梁穿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1762.5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范永锋;何明雨;彭南飞;曾凡福;潘鹏;卢池;张立锋;王相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29/05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施工 路线 加固 钢梁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铁路顶涵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顶涵施工路线加固的钢梁穿设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上的地锚和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配设有第一钢丝绳和滑轮,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滑轮与卷扬机连接固定,其另一端穿过路线下方沟槽与所述钢梁连接固定;所述地锚连接固定所述滑轮,以使得所述钢梁与卷扬机通过第一钢丝绳的连接具有一定角度;所述卷扬机通过滑轮配合收卷第一钢丝绳,以使得所述钢梁朝向所述沟槽移动并穿设固定在所述沟槽内,本申请结构操作简单,适用任何地形,便于快速安装钢梁,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顶涵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顶涵施工路线加固的钢梁穿设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岔区顶涵施工时,一般为了减少拆除道岔的麻烦,采用“纵扣横抬”的线路加固方案,“纵扣横抬”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有一道穿设横向钢梁的工序,具体做法是,先在穿设位置股道下方开挖沟槽,再采用人海战术,抬拉、拖拽至线路下方沟槽内。钢梁在穿入前,放置在框架桥顶,穿入时需人工在前端拖拽,后端需人工采用撬棍将钢梁扶正随着前端拖拽缓慢进入线路下方沟槽内。该做法耗费人力,施工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安全风险大。
发明内容
为了适用任何地形,便于快速安装钢梁,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顶涵施工路线加固的钢梁穿设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顶涵施工路线加固的钢梁穿设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上的地锚和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配设有第一钢丝绳和滑轮,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滑轮与卷扬机连接固定,其另一端穿过路线下方沟槽与所述钢梁连接固定;
所述地锚连接固定所述滑轮,以使得所述钢梁与卷扬机通过第一钢丝绳的连接具有一定角度;
所述卷扬机通过滑轮配合收卷第一钢丝绳,以使得所述钢梁朝向所述沟槽移动并穿设固定在所述沟槽内。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钢筋支架,多个所述钢筋支架等间距套设在钢梁上。
可选的,所述钢筋支架的底部与两侧均安装有滚轴。
可选的,所述钢筋支架每两个之间间距为5m。
可选的,所述钢梁的一端设有孔,所述第一钢丝绳与钢梁连接的一端设有挂钩;
所述挂钩挂置在所述孔内从而使第一钢丝绳与钢梁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孔与所述钢梁的端头之间的间距为3-5m。
可选的,所述地锚配设有第二钢丝绳,所述滑轮与地锚通过第二钢丝绳连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地锚为U型环结构。
可选的,所述角度为90°-180°。
可选的,所述钢梁朝向所述沟槽的一端安装有铁梭头;
所述铁梭头的头部超出所述钢梁的端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线路加固钢梁采用卷扬机进行拖拽,采用地锚和滑轮可以使钢梁与卷扬机形成一定角度,卷扬机的安装位置具有更大的选择,适用各种地形地势,钢梁穿设不受地形地势限制,各装置加工便捷,操作简单。
2.钢筋支架与滚轴的设置,使得钢梁在拖拽过程中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拖拽过程中摩擦阻力减小,且无需更多的人工对钢梁进行扶正,极大减少了人力、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施工效率提高。
3.钢梁端头设置有铁梭头,有效解决钢梁拖拽过程中遇到栽头或沟槽底部开挖不平整而导致卡死的情况,电动卷扬机与钢筋支架、滚轴、铁梭头的配合,使得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1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