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医智能机器人诊断治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2378.7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0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菲乐茨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15/00;G06F21/62;G06T7/00;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老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34 | 代理人: | 葛瑛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智能 机器人 诊断 治疗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中医智能机器人诊断治疗系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表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架的背部设置有显示模块且表面设置有智能控制器和采集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部设置有传感器模组且传感器模组和采集机构与智能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置有体重计。本发明的诊断治疗系统内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内设置有特征采集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特征采集模块可以针对患者的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进行快速采集,从而减少医生的初检步骤,同时图像采集模块针对患者的面部特征和伤口特征进行采集,以尽快确认患者病灶,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中医智能机器人诊断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医诊断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采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依据“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原则,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诊察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对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的患者,借助于实验诊断或仪器检测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直接到间接、从定性到定量,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特别是研制、引用了一些用于诊断的仪器,如脉象仪、舌诊仪、腹诊仪等,使部分诊断手段得以客观化;在运用声学、光学、电学、磁学等知识和生物医学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方面使中医远程诊断得以实现,以上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由于患者人数较多,医生可能无法全部接待,造成患者诊断延误。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医智能机器人诊断治疗系统,解决了目前,由于患者人数较多,医生可能无法全部接待,造成患者诊断延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医智能机器人诊断治疗系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表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架的背部设置有显示模块且表面设置有智能控制器和采集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部设置有传感器模组且传感器模组和采集机构与智能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置有体重计,所述智能控制器内设置有诊断治疗系统且诊断治疗系统内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内包括特征采集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特征采集模块内包括个体特征采集和群体特征采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内包括面部特征采集和伤口特征采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内包括分布式数据库、诊断数据分析、特征提取模块和病理特征模块,所述分布式数据库、诊断数据分析、特征提取模块和病理特征模块的侧面连接有深度分析模块且深度分析模块与诊断报告生产模块相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内包括人机交互模块且人机交互模块包括通讯模块和智能语音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个体特征包括手型、腿型、脚型和头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群体特征包括胸型、腹型、臀型、背型和肩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内包括身份管理模块、认证管理模块、访问控制模块和审核管理模块且对应模块连接患者客户端和医生客户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分布式数据库内对应设置有基础数据、应用数据和配置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础数据包括诊断数据和药方数据,所述应用数据包括理论数据和实操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和更新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菲乐茨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菲乐茨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2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