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脱水提升二氧化碳加氢转化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4388.4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6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昀;杨晓航;胡黄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9/151 | 分类号: | C07C29/151;C07C29/154;C07C31/04;C07C41/01;C07C43/04;C07C269/04;C07C271/06;B01J23/80;B01J35/1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冷玉萍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脱水 提升 二氧化碳 加氢 转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耦合脱水提升二氧化碳加氢转化率的方法,在CO2加氢反应中引入脱水剂,实现CO2加氢反应和脱水反应的耦合,从而提升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所述CO2加氢反应为CO2加氢制甲醇、CO2加氢制二甲醚或CO2加氢逆水气变换反应,还可为其它有水生成的反应。本发明通过在CO2加氢反应中引入脱水反应进行耦合,能够促进加氢过程反应平衡向右大幅移动,从而明显提升CO2的转化率,而借助金属结构化催化剂的传热强化能力提供近似等温的反应环境,能够进一步提升CO2的转化率,能够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做实质性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加氢,特别涉及一种耦合脱水提升二氧化碳加氢转化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化石能源的大量、广泛使用,2020年全球以CO2计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惊人的310亿吨;我国约为100亿吨,全球第一。由此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甚至人类生存。作为有担当的大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然而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兑现国际承诺,面临着严峻的技术压力。为此中国工程院制定了详尽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其中碳捕集、利用和存储(CCUS)是碳中和的重要环节。
从能源和化工的角度看,CO2既是一种排放量巨大的温室气体,也是一种廉价易得的碳源。CO2广泛用于生产尿素、碳酸盐、聚碳酸酯等化学品或材料。此外,CO2还可以作为储氢的载体,通过加氢反应得到多种燃料,如CO、CH4、CH3OH、DME和烃类等。CH3OH和DME既是优秀的燃料也是重要的平台化合物。作为燃料,它们具有高能量密度、易于存储运输、可直接驱动燃料电池、也能方便地转化为H2,因此相比氢能和锂电,它们被认为是一种更为便利的能源;作为平台化合物,它们可进一步合成其它高附加值化学品,例如通过MTO过程合成乙烯和丙烯,通过MTG过程合成汽油等。CO2合成淀粉的第一步就是CO2加氢制甲醇。若加氢过程所用氢气为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则上述燃料合成过程不产生额外的碳排放,所得燃料也被称为碳中和燃料。加快碳中和燃料的研究和产业化是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碳中和技术路线之一。我国工程院也将“CO2合成多碳平台化合物”列入2021年化工、冶金和材料工程的11大工程研究前沿。
因为CH3OH和DME兼具燃料和平台化合物属性,由CO2制CH3OH和DME路线备受亲睐。DME是由CH3OH生产的下游高附加值产品,通常被视为甲醇工业的一部分。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George Olah教授提出21世纪是甲醇经济时代,逐步发展、阐述了CO2捕集,加氢转化,CH3OH和DME替代化石燃料等概念。施春风、张涛、李静海和白春礼四位院士联名在国际权威杂志《Joule》撰文,进一步提出利用太阳能制氢并用于CO2合成甲醇的“液态阳光”的概念,并制定了从现有能源结构迈向绿色醇基能源的路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4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