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张球囊导管的球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4627.6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7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林高强;李伯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一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K75/00;B29K77/00;B29K505/0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文小花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金***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张 导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张球囊导管的球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ebax粒料、TPU粒料、纳米级硫酸钡进行混合,得到共混粒料;将共混粒料,经过高压注塑机,注塑料胚,得到料胚;将料胚置于烘箱中,恒温预热,预热料胚使其结晶,结晶度为70‑80%;将预热好的料胚置于模具中,进行压制出制备球囊的囊胚;把囊胚固定在上下两个夹具中,夹具置于烘箱中,先使囊胚固定好,并预热,使用10‑20mm/min的速度进行拉伸,拉伸比为5‑6倍时,停止拉伸,两个夹具继续夹制着囊胚,自然冷却,制备取向度为60‑70%的囊胚;将囊胚制备成壁厚为1.5‑2mm的囊胚;把囊胚放入球囊成型机的模具中,向囊胚中吹入氮气,制备出球囊。本发明有效提高耐压强度、耐疲劳性能,而且实现球囊的显影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张球囊导管的球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的生活改善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消化道和呼吸道狭窄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治疗消化道、呼吸道狭窄常用球囊导管介入治疗法,先用球囊导管输送到狭窄处,在导管的末端鲁尔接头处打入液体或者气体,使球囊扩张狭窄处而改善狭窄程度。
在使用球囊扩张狭窄,球囊的强度是影响治疗的关键因素,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需要给球囊充气或者充液,使球囊膨胀,起到扩张的作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球囊耐压强度不足够,在充气、充液过程中,球囊爆破,给患者带来损伤,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常规的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制备方法是经过挤出料胚,料胚经过裁剪出囊胚,囊胚经过球囊成型机制备出的球囊,其耐压强度不够高,而且不具有显影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扩张球囊导管的球囊制备方法,解决球囊导管的球囊耐压强度不足以及问题,并实现显影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扩张球囊导管的球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bax(聚醚嵌段聚酰胺)粒料、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粒料、纳米级硫酸钡进行混合,得到共混粒料;所述硫酸钡的加入量为所述共混粒料质量的8-10%;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钡,不仅可以促进高分子材料的结晶,还可以实现球囊的显影作用,球囊在X射线显影,提供临床操作的便利。
(2)将步骤(1)共混粒料,经过高压注塑机,注塑料胚,注塑模具温度控制为0-4℃,注塑压力为300-350MPa,得到料胚;注塑出来的料胚结晶度低,结晶度低于5%,利于下一步制备出高结晶度料胚。
(3)将步骤(2)得到的料胚置于80-100℃的烘箱中,恒温预热30-40min,预热料胚使其结晶,结晶度为70-80%;
(4)第一步晶体取向自增强:将步骤(3)预热好的料胚置于模具中,模具温度为20-25℃,模压的压力为25-30MPa,进行压制出制备球囊的囊胚;
该步骤将料胚在低温压制成棒材状的囊胚,在压制过程中,使晶体发生取向,晶体取向使材料的韧性、强度增大。
(5)第二步晶体取向自增强:为了进一步使囊胚的晶体高度取向,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把步骤(4)囊胚固定在上下两个夹具中,夹具置于烘箱中,烘箱设置温度为80-100℃,先使囊胚固定好,并预热30min,使用10-20mm/min的速度进行拉伸,拉伸比为5-6倍时,停止拉伸,避免已经发生取向的晶体产生解取向的作用,两个夹具继续夹制着囊胚,自然冷却到20-25℃,制备取向度为60-70%的囊胚,制得囊胚具备更好的韧性和强度;
(6)将囊胚制备成壁厚为1.5-2mm的囊胚;
(7)把囊胚放入球囊成型机的模具中,向囊胚中吹入氮气,制备出球囊。
进一步的,步骤(1),使用混料机,加入pebax、TPU粒料和硫酸钡,设定转速为2000r/min,混合搅拌60min,使粒料充分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一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一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4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