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峡谷区高拱坝谷幅变形监测体系设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6342.6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9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荣;史宏娟;石安池;徐卫亚;吉华;顾锦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K13/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峡谷 拱坝 变形 监测 体系 设置 方法 | ||
1.一种峡谷区高拱坝谷幅变形监测体系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体系包括变形监测模块、地下水动力模块、工程要素模块、环境要素模块及应力监测模块;
所述变形监测模块包含绝对位移监测系统、谷幅变形表观监测系统、谷幅变形深部监测系统;
所述地下水动力模块包含地下水监测系统、地表径流监测系统;
所述工程要素模块包含库水位调度监测系统、帷幕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坝区排水设施监测系统;
所述环境要素模块包含坝区降雨监测系统、地下水温监测系统、地震监测系统;
所述应力监测模块包含水垫塘应力监测系统、坝基应力监测系统、库岸应力监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峡谷区高拱坝谷幅变形监测体系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对位移监测系统基于坝区大地水准控制网,由部分表观监测点构成,监测内容为测点大地坐标绝对位移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峡谷区高拱坝谷幅变形监测体系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谷幅变形表观监测系统由多个水泥浇筑的表观监测墩组成,布设时依据建筑部位重要性、地质环境特点安置监测墩,在大坝上游第一监测距离范围内下游第一监测距离范围内布设谷幅测线,在重点监测部位依据工程实际扩大监测墩布设密度,大坝上游第二监测距离范围内、下游第二监测距离范围内加密测线布置;表观监测墩成对布设,分别设置在测线两端的山体;布设依据地质构造特征及相对于坝身的位置特征,位置主要为顺河向布设;对于横河向的重要剖面,按照地质构造特征选取不同高程布设多条测线,监测二维剖面上的谷幅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峡谷区高拱坝谷幅变形监测体系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谷幅变形深部监测系统由谷幅测洞及布设于测洞内的多个石墨杆式单点水平位移计构成,谷幅测洞起点对应谷幅表观监测点,布设于表观测点所在的横河向剖面内,测洞为直线设计且接近水平,位于两岸山体内部,谷幅洞布设主要集中在大坝上游第二监测距离范围内、下游第二监测距离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峡谷区高拱坝谷幅变形监测体系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监测系统由多个地下水位监测孔组成,重点考虑枢纽区大断层、层间错动带等水文地质构造重点部位,以及山体含水层、隔水层等地层分类结构,依据地层构造特点、与坝身相对位置选择布设位置,孔内布设渗压计;所述地表径流监测系统由多个布设在两岸山体一定范围内的地表径流自动计量装置构成,重点布设在枢纽区断层、岩层类别变化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峡谷区高拱坝谷幅变形监测体系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库水位调度监测系统由安置在大身前后的有线压力传感器构成,对大坝上游水位、下游水位高程实施同步监测;所述帷幕工作状态监测系统由多个位于不同坝段的坝基渗压监测点及帷幕前渗压监测点的组成,采用钻孔渗压计,仪器埋设于建基面下方1.4m-1.6m,须重点监测层间错动带及建基面位置;所述坝区排水设施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帷幕后方排水廊道、两岸边坡内部的排水管及与连通的高压水管,边坡埋设的渗压计、量水堰组成,获取两岸山体的渗流量变化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峡谷区高拱坝谷幅变形监测体系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区降雨监测系统包括设于大坝上游近距离范围内的气象工作站;所述地下水温监测系统包括设于每个地下水位监测孔内深部的电温计;所述地震监测系统包括布设于大坝上游近距离范围内的地震波监测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峡谷区高拱坝谷幅变形监测体系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垫塘应力监测系统包括水垫塘两岸边坡的单点锚杆应立计、底板布置的两点式锚杆应力计、位于两岸边坡的声发射装置;所述坝基应力监测系统包括埋设于不同坝段上游侧、中部、下游侧的岩石压应力计,埋设方式包括水平、竖直、斜向,分别用于观测建基面的竖向压应力和拱推力大小;所述库岸锚索应力监测系统包括两岸边坡的单点锚杆应力计、位于两岸边坡的声发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63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球成像仪
- 下一篇:一种多层滑轨复合运动机构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