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液加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6870.1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氢本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6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加氢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能量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溶液加氢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外壁,外壳体与内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电解组件,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PP棉层、压缩碳层和环氧树脂层等,便于除去水源内含有的杂质,通过紫外线灯对水源进行深度杀菌处理,除去水源内含有的细菌等,保证水源的净化程度,通过晶体碳层进行处理,使水源的PH值处在7.3~7.8的区间内,提高水源的口感,通过低频发射器降低水低频率的特性,改变水分子的结构,使能量水成为类似细胞的结构水,对生物讯息传导的机转更容易达到调控生物体之新陈代谢的活动,维持生物体之恒定环境达到健康和自我疗愈的效果,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水技术领域,具体为溶液加氢装置。
背景技术
能量水,是一种被能量场活化的水,让普通水以一定流速,沿着能量场方向,通过一定的强度,普通水就会变成能量水。一些科学家认为,水分子本身就是一个小能量体,由于异极相吸,因而普通水中许多水分子就会首先相吸,连结成大的分子团,这种分子团会减弱水的多种物理化学性质。当普通水经过能量场作用后,冲破了原先连接的分子团,使它变成单个的有活力的水分子,现实的科技要打开水的氢键角度使它维持长时间的稳定性是很难的事,市场上强调有能量的水,大都是靠增加Fe2、Fe3(铁化合物)的磁化过程所产生,时间短暂,能量无法储存、加热,更无法提出能量的大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溶液加氢装置,解决了现时的科技要打开水的氢键角度使它维持长时间的稳定性是很难的事,市场上强调有能量的水,大都是靠增加Fe2、Fe3(铁化合物)的磁化过程所产生,时间短暂,能量无法储存、加热,所以都鼓励马上喝不要煮的,更无法提出能量大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溶液加氢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外壁,外壳体与内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电解组件,外壳体与内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且远离电解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低频发射器,内壳体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一侧设置有液体单向阀,内壳体的内壁且位于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圈,第一固定圈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
优选的,所述挡板呈倾斜形设计,所述液体单向阀设置在挡板较低的一侧,挡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液体单向阀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低频发射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且位于净化箱和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圈和晶体碳层,第二固定圈位于晶体碳层的上方,第二固定圈的内壁设置有环形阵列排布的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的外壁均套设有防水罩,紫外线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解组件包括储水箱、阴阳极导电棒、接线端子、支撑杆和电池组,储水箱的底部与外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阴阳极导电棒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箱内,阴阳极导体棒的另一端延伸至出储水箱外,阴阳极导体棒的外壁与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接线端子设有两个,两个接线端子均设置在阴阳极导体棒的顶部,支撑杆的一端与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电池组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池组的正负极与阴阳极导体棒电性连接,电池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内壳体内,导气管的外壁设置有气体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远离储水箱的一端延伸至盖体顶部,第二进水管位于盖体顶部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橡胶盖。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的顶部延伸至盖体顶部,输水管位于盖体顶部的一端套设有第二橡胶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氢本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氢本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6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