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7409.8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6 | 分类号: | G06F13/16;G06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张元;黄艳南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向主设备中写入待发送数据,并将待发送数据分为多个数据组,并基于多个数据组的数量设置计数器的初始计数值,并将多个数据组依次移入第一FIFO存储器;响应于当前数据组被移至第一FIFO存储器,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一,并将当前数据组从第一FIFO存储器中移出且传输至从设备;响应于从设备接收到当前数据组,将当前数据组移入第二FIFO存储器,并在第二FIFO存储器中对当前数据组进行处理;响应于处理完成,由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处理完成信号;响应于主设备接收到处理完成信号,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加一。本发明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是一种全双工同步串行通信协议,由一个主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从设备组成,主设备启动与从设备的同步通信,从而完成数据的交换。标准的SPI仅仅使用4个引脚来控制数据传输,节约了芯片的引脚数目,同时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在布局上节省了空间。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芯片上都集成了SPI技术。
SPI规定了两个SPI设备之间通信必须由主设备(Master)来控制从设备(Slave)。一个Master设备可以通过提供时钟以及对从设备进行片选来控制多个从设备,SPI协议还规定从设备的时钟由主设备通过SCK管脚提供给从设备,从设备本身不能产生或控制时钟,没有时钟则从设备不能正常工作。SPI接口是以主从方式工作的,这种模式通常有一个主器件和一个或多个从器件,其接口包括以下四种信号:
(1)SDO/MOSI:主器件数据输出,从器件数据输入;
(2)SDI/MISO:主器件数据输入,从器件数据输出;
(3)SCLK:时钟信号,由主器件产生;
(4)NSS/CS/SS:从器件使能信号,由主器件控制,当有多个从设备时,因为每个从设备上都有一个片选引脚接入到主设备中,当主设备和某个从设备通信时将需要将从设备对应的片选引脚电平拉低或者是拉高。
SPI主从设备之间的4根信号线CS、CLK、MISO和MOSI中,数据的传输在MISO和MOSI上进行,两边均为移位寄存器,主设备发送一位数据,同时接收一位数据,当8位数据传输完成后,也接收了8位数据。直观地来说,就是两边的8位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但是每次交换都是一位数据,8个周期完成8位数据的传输;并且,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缺乏信用机制,难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SPI协议中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数据传输效率低且可靠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主设备中写入待发送数据,并将待发送数据分为多个数据组,并基于多个数据组的数量设置计数器的初始计数值,并将多个数据组依次移入第一FIFO存储器;
响应于当前数据组被移至第一FIFO存储器,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一,并将当前数据组从第一FIFO存储器中移出且传输至从设备;
响应于从设备接收到当前数据组,将当前数据组移入第二FIFO存储器,并在第二FIFO存储器中对当前数据组进行处理;
响应于处理完成,由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处理完成信号;
响应于主设备接收到处理完成信号,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加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待发送数据分为多个数据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74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