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0006.9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9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轩;花宇杰;崔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5/00 | 分类号: | G01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 表面 离激元 螺旋线 结构 微波 定位 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刻有螺旋线互补结构的接地金属板(1)、介质层(2)、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3)及其过渡结构;刻有螺旋线互补结构的接地金属板(1)位于介质层(2)的一面,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3)位于介质层(2)的另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有螺旋线互补结构的接地金属板(1)是镂空蚀刻有阿基米德螺旋线或其他类型螺旋线结构的金属接地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层(2)为单层或多层介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层(2)为高频电介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3)包含微带输入端和输出端(31)、均匀开槽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结构(32)以及微带线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结构之间的过渡结构(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3)对称结构或非对称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结构为渐变式过渡结构或采用阶梯式过渡结构、曲线渐变过渡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过渡结构(33)为对称或非对称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有螺旋线互补结构的接地金属板(1)、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3)的材料为铜、铝、金、铂、银、锌、铁或其合金。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螺旋线结构的微波定位传感器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外部有电小尺寸的金属物体附着在互补螺旋线上时,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3)的传输系数(S21)零点会发生偏移;通过观察传输系数零点在频谱上的位置变化即可实现该金属物体定位;互补螺旋线结构具有高次谐振,对应多个传输零点;根据多个传输系数零点在频谱上的位置变化,实现对电小尺寸金属物体高精度、高分辨率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00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