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外轮廓激变环件径-轴向多辊协同近净轧制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0175.2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5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加东;袁田;华林;钱东升;兰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B21B3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程力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外轮 激变 环件径 轴向 协同 轧制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大型外轮廓激变环件径-轴向多辊协同近净轧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一、外轮廓成形阶段:对镦粗冲孔后的矩形截面环坯进行多辊协同约束轧制,获得的预成形环坯用于后续扩孔轧制,参与协同约束轧制的孔型包括驱动辊与芯辊构成的径向孔型、上下锥辊构成的轴向孔型以及位于径向孔型出口侧的导辊,过程中,驱动辊做慢速旋转运动带动矩形截面环坯转动,芯辊做低速进给运动保证环坯稳定轧制,导辊位置固定限制矩形截面环坯外径增长,相对于驱动辊旋转,锥辊做低速旋转运动,使环坯向锥辊出口侧的导辊方向偏移,当环坯截面轮廓填充完成后,得到与锻件形状相似的预成形环坯;
步骤二、扩孔阶段:改变轧辊运动方式,对截面轮廓填充完整的预成形环坯进行多辊协同扩孔轧制,过程中,驱动辊做旋转运动带动预成形环坯转动,导辊随预成形环坯外径增大做随动运动,提高锥辊转速,使锥辊转速与驱动辊线速度匹配,位于预成形环坯中的芯辊做快速进给运动,对预成形环坯进行扩孔轧制,当预成形环坯外径达到目标尺寸后得到锻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外轮廓激变环件径-轴向多辊协同近净轧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在多辊运动协同调控下,矩形截面环坯受到径向孔型、轴向孔型和导辊三点约束作用,能有效限制环坯外径扩大,促使金属沿轴向流动成形突变轮廓,外轮廓成形阶段环坯直径较小、壁厚较厚,环件刚度好,能避免约束轧制导致环件发生塑性失稳现象,环坯外径基本不变,外轮廓逐渐成形,当环件外表面全部与驱动辊工作面贴合后,得到与锻件形状相似的预成形环坯;在步骤二中,当预成形环坯外径尺寸接近目标尺寸时,芯辊慢速进给,对预成形环坯进给整形轧制,整个扩孔轧制过程中,预成形环坯壁厚减薄,内、外径扩大,高度基本不变,当预成形环坯外径达到目标尺寸后得到锻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外轮廓激变环件径-轴向多辊协同近净轧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轮廓成形阶段得到的预成形环坯尺寸为:
其中,R、l、r分别为预成形环坯的凹槽半径、凸台长度和内半径,B、B1、B2分别为预成形环坯的总高度、凸台高度和凹槽高度;K为轧制比;Rf、lf、rf分别为锻件的凹槽半径、凸台长度和内半径,Bf、Bf1、Bf2分别为锻件的总高度、凸台高度和凹槽高度,Vf为锻件体积,
Vf=2π(Rf+lf-rf)2Bf1+π(Rf-rf)2Bf2
其中,rf为锻件内半径;
矩形截面环坯尺寸为:
其中,R0、B0和r0为矩形截面环坯的外半径、高度和内半径,V为预成形环坯体积,V=Vf。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外轮廓激变环件径-轴向多辊协同近净轧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型外轮廓激变环件径-轴向多辊协同近净轧制成形过程中,导辊初始位置在径向孔型出口侧,且与驱动辊之间的夹角为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外轮廓激变环件径-轴向多辊协同近净轧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锥辊各阶段转速为:
在外轮廓成形阶段中,锥辊低速旋转,其转速为:n2=knn,kn为锥辊转速调节系数,一般取0.1~0.5,
其中,n1为驱动辊转速,Rd为驱动辊半径,R1为环坯上端外半径,L为锥辊顶点到速度匹配点的距离,α为锥辊锥角的一半;
在扩孔阶段,锥辊转速为匹配转速,转速为n3=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01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