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隙基准启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1393.8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0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慧立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立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准 启动 电路 | ||
1.一种带隙基准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带隙基准电路模块和启动电路模块;
所述带隙基准电路模块与电源连接;
所述启动电路模块分别与所述带隙基准电路模块和电源,所述启动电路模块使所述带隙基准电路模块恢复正常工作;
所述启动电路模块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和第五NMOS管;
所述第一PMOS管分别与所述电源、第二PMOS管和第三PMOS管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三PMOS管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分别与所述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和第三NMOS管连接;
所述第一NMOS管分别与带隙基准电路模块、第三PMOS管和第三NMOS管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分别与第四PMOS管、第三NMOS管和第四NMOS管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分别与第三PMOS管、第一NMOS管、所述第二NMOS管和第五NMOS管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分别与第二NMOS管、第五NMOS管和带隙基准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分别与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和带隙基准电路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隙基准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和第三PMOS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和第三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和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栅极和第三NMOS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漏极和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带隙基准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其栅极、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和第三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其漏极、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和第三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带隙基准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其栅极、第三N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其漏极、第三N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第四NMOS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栅极和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漏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与第五NMOS管的漏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隙基准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和所述带隙基准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和所述带隙基准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慧立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慧立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13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囊袋及其植入器械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同板差窜辊前馈动态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