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加油或充电口门的连杆执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1892.7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3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湘东;许恒帅;王烈;刘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恒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E05F15/611;E05F15/53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03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加油 充电 连杆 执行 | ||
一种用于汽车加油或充电口门的连杆执行器,其包括驱动机构一、驱动机构二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A、固定加油或充电口门用的连杆B、连杆C和连杆D,连杆A顶部与连杆B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连杆D顶部与连杆C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连杆B的另一端与连杆C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连杆A由驱动机构一升降,连杆D由驱动机构二升降,其中,连杆D的升降速度大于连杆A的升降速度而通过连杆C使连杆B在升降过程中绕连杆A顶部旋转,从而使加油或充电口门在升降过程中因旋转而打开或关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加油或充电口门的执行器,执行器用于打开或关闭门,尤其涉及执行器的连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汽车加油或充电口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装置在汽车上逐步开始使用,这样无需人工对加油或充电口门进行操作,可以通过执行器自动、方便地实现门的开启和关闭。
现有汽车加油或充电口门开启和关闭装置通过轨迹螺杆的轨迹槽与轨迹凸点使门进行升降和水平旋转,由于轨迹螺杆的轨迹槽与轨迹凸点在工作过程存在由摩擦力产生的轴向阻力,需要的电机功率较大,而且摩擦还会产生振动和降低使用寿命,在加油或充电口门旋转到垂直位置由于受到小门重力作用,使小门旋转加速,并因轨迹槽与轨迹凸点存在配合间隙,导致小门出现抖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加油或充电口门的连杆执行器,其能减小振动和消除抖动,并可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加油或充电口门的连杆执行器,其包括驱动机构一、驱动机构二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A、固定加油或充电口门用的连杆B、连杆C和连杆D,连杆A顶部与连杆B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连杆D顶部与连杆C一端可旋转地连接, 连杆B的另一端与连杆C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连杆A由驱动机构一升降,连杆D由驱动机构二升降,其中,连杆D的升降速度大于连杆A的升降速度而通过连杆C使连杆B在升降过程中绕连杆A顶部旋转,从而使加油或充电口门在升降过程中因旋转而打开或关闭。
还提供另一种用于汽车的加油或充电口门连杆执行器,其包括驱动机构一、驱动机构二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A、固定加油或充电口门用的连杆B和连杆D,连杆A顶部与连杆B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连杆D顶部与连接件可旋转地连接且连接件可在连杆B设置的移动槽中移动,连杆A由驱动机构一升降,连杆D由驱动机构二升降,其中,连杆D的升降速度大于连杆A的升降速度而通过连接件在移动槽中移动使连杆B在升降过程中绕连杆A顶部旋转,从而使加油或充电口门升降过程中因旋转而打开或关闭。
上述驱动机构一、驱动机构二可为电机作为动力的电驱动机构,也可为液压、气压等为动力的其他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为常用的机构。
更好地,所述驱动机构一包括主蜗轮、连杆A外圆面设置的外螺纹、主蜗杆、驱动器一,主蜗轮设置内螺纹,连杆A外螺纹与主蜗轮内螺纹螺距相同并与其啮合,所述驱动机构一的主蜗轮由主蜗杆传动,主蜗杆由驱动器一驱动,这样,通过主蜗轮转动就可以带动连杆A升降;所述驱动机构二包括辅助蜗轮、连杆D外圆面设置的外螺纹、辅助蜗轮、驱动器二,辅助蜗轮设置内螺纹,连杆D外螺纹与辅助蜗轮内螺纹螺距相同并与其啮合,所述驱动机构二的辅助蜗轮由辅助蜗杆传动,辅助蜗杆由驱动器二驱动;这样,通过辅助蜗轮转动就可以带动连杆D升降,而且,所述辅助蜗轮的内螺纹螺距大于主蜗轮的内螺纹螺距,这样传动过程中连杆D的升降速度大于连杆A的升降速度而使连杆B在升降过程中绕连杆A顶部旋转,从而使固定在连杆B上的门体在升降过程中旋转而打开或关闭。
更好地,所述主蜗杆与辅助蜗杆为同一蜗杆,驱动器一与驱动器二为同一驱动器,同一驱动器驱动同一蜗杆,主蜗轮和辅助蜗轮由同一蜗杆传动,这样,结构更紧密,传动同步性更好。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器为电机,电机还可通过减速器减速后驱动蜗杆转动,再通过蜗杆与主蜗轮和蜗杆与辅助蜗轮之间减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恒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恒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1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