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锂隔膜、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7266.9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7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居正伟;葛科;王化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46 | 分类号: | H01M50/446;H01M10/0525;H01M50/403;H01M50/449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苏玲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锂隔膜、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补锂隔膜包括隔膜层以及设于隔膜层表面的补锂层,补锂层包括聚合物基材、粘结剂、分散剂、酸碱中和剂、补锂化合物和溶剂,酸碱中和剂为氢氧化锂、碳酸锂中至少一种,补锂化合物为二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中至少一种。本发明的补锂隔膜采用氢氧化锂或碳酸锂作为酸碱中和剂,羧甲基纤维素锂作为分散剂,并加入补锂化合物,协同增效,实现补锂效果,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且分散均匀,无任何安全风险,且可实现缓慢持续的补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锂隔膜、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交通、电动工具和储能等领域。近年来,储能领域发展很快,储能对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要求比较高,因此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普遍研究认为,锂离子电池循环衰减的根本原因是活性锂的消耗,因此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最重要的点在于补锂。
补锂主要分为正极补锂和负极补锂,负极补锂主要是利用锂粉或锂片对负极进行补锂,该方法对工艺和环境要求很高,且存在安全风险,所以一直处于研究阶段,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正极补锂主要是在正极中添加富锂化合物或含锂化合物,该方法相对简单,对工艺要求不高,容易实现。而关于隔膜补锂的报道相对研究很少,专利CN113871733A公开了一种隔膜补锂的方法,通过使负极充电析锂,收集负极的锂枝晶并球磨,然后将其与粘结剂、有机溶剂混合制成混合液,涂覆在隔膜的表面。该方法操作复杂,锂枝晶对环境要求高,容易刺穿隔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锂隔膜、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其补锂隔膜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且分散均匀,无安全风险,且可实现缓慢持续的补锂。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补锂隔膜,包括隔膜层以及设于隔膜层表面的补锂层,所述补锂层包括聚合物基材、粘结剂、分散剂、酸碱中和剂、补锂化合物和溶剂,所述酸碱中和剂为氢氧化锂、碳酸锂中至少一种,所述补锂化合物为二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中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基材为陶瓷、勃姆石、PVDF、PMMA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粘结剂为聚丙烯酸PAA。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锂CMC-Li。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补锂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粘结剂胶液:依次加入粘结剂、酸碱中和剂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得到粘结剂胶液;
(2)制备分散剂胶液:将分散剂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分散剂胶液;
(3)制备补锂层浆料:将聚合物基材、补锂化合物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1)中粘结剂胶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步骤(2)中分散剂胶液,搅拌均匀,得到补锂层浆料;
(4)覆载固化:将补锂层浆料涂布覆载于隔膜层的表面固化形成补锂层。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粘结剂、酸碱中和剂、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0-60:1:5-10,步骤(2)中所述分散剂、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0-100,步骤(3)中所述聚合物基材、补锂化合物、去离子水、粘结剂胶液、分散剂胶液的质量比为4-7:1-3:4-7:1:0.5-2.5,步骤(4)中涂布的面密度为0.5-5g/m2。
优选的,所述隔膜层厚度为6-20μm。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上述的补锂隔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7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