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集成土壤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7523.9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1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韩江义;唐昊;夏长高;商高高;颜兴祥;王凡;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49/04;A01B63/14;A01G25/02;A01G13/02;A01B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集成 土壤 修复 装置 | ||
1.一种多功能集成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1),所述纵梁(1)上设有液压缸(2)、固定横梁(12)、液压马达Ⅴ(26)、支撑横梁(25)、搅拌箱(6)和肥料箱(10),所述固定横梁(12)垂直固定在纵梁(1)上,分土板(11)左右各一处通过支撑杆(18)与固定横梁(12)连接,支撑杆(18)的两端连接点均为转动副铰接;分土板(11)两侧另一处通过球副与液压缸(2)的活塞杆铰接;液压缸(2)底端与纵梁(1)通过球副连接;液压马达Ⅴ(26)的输出轴与减速箱(27)的主动齿轮轴通过键套连接,减速箱(27)的从动齿轮与减速箱输出轴(28)花键连接,减速箱输出轴(28)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减速箱(27)壳体上;拨土装置(13)固定在减速箱输出轴(28)的左右末端;左右两端拨土装置(13)正对着绞龙Ⅰ(3)和绞龙Ⅱ(20)下端物料输入口处;绞龙Ⅰ(3)和绞龙Ⅱ(20)的上端通过转动副固定在搅拌箱(6)前端,绞龙Ⅰ(3)和绞龙Ⅱ(20)下端通过转动副铰接在支撑横梁(25)上,液压马达Ⅰ(4)的输出轴和绞龙Ⅰ(3)的螺旋叶片轴通过花键套连接,液压马达Ⅱ(21)的输出轴和绞龙Ⅱ(20)的螺旋叶片轴通过花键套连接,绞龙I(3)和绞龙Ⅱ(20)上端位于螺旋叶片I(23)两侧的上方;绞龙Ⅲ(9)上端固定在搅拌箱(6)上,绞龙Ⅲ(9)的叶片旋转轴底端与肥料箱(10)底部通过轴承支撑联结,绞龙Ⅲ(9)的上端输出口处安装在螺旋叶片II(24)中间位置的上方;液压马达Ⅲ(8)的输出轴和绞龙Ⅲ(9)的螺旋叶片轴通过花键套连接;螺旋叶片I(23)和螺旋叶片II(24)的叶片旋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搅拌箱(6)两侧;液压马达Ⅳ(22)输出轴和螺旋叶片I(23)的螺旋叶片轴的一端通过花键套连接,螺旋叶片I(23)螺旋叶片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链轮Ⅰ(5);螺旋叶片II(24)的叶片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链轮Ⅱ(7),链轮Ⅰ(5)和链轮Ⅱ(7)上安装传动链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土板(11)成燕尾状,左右两侧向后,中央形成一定角度,尖角朝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车轮轴(29)和后车轮轴(30)分别固定在纵梁(1)的下侧,前车轮轴(29)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前轴左右车轮(14);后车轮轴(30)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后轴左右车轮(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绞龙I(3)、绞龙Ⅱ(20)、绞龙Ⅲ(9)均为管式有轴式螺旋输送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I(23)的螺旋叶片分为两段,其中一段螺旋叶片的旋向为右旋,另一段的螺旋叶片的旋向为左旋;螺旋叶片II(24)的螺旋叶片分为两段,其中一段螺旋叶片的旋向为左旋,另一段的螺旋叶片的旋向为右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链轮Ⅰ(5)和链轮Ⅱ(7)的齿数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纵梁(1)上还固定安装有塑料膜卷支撑轴Ⅰ(16)和滴灌带卷支撑轴Ⅱ(17),所述塑料膜卷支撑轴Ⅰ(16)上安装有塑料膜,滴灌带卷支撑轴Ⅱ(17)上安装有滴灌带,所述塑料膜卷支撑轴Ⅰ(16)和滴灌带卷支撑轴Ⅱ(17)均位于搅拌箱(6)下方的出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75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