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管泄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8730.6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1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文;王中华;相文明;刘林涛;刘伟;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兆鑫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12 | 分类号: | E21B34/12;E21B2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257100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泄油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管泄油器,涉及泄油器技术领域,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油管,所述油管表面开有泄油口,所述油管外套设有位于泄油口外的泄油器,所述泄油器包括套设于泄油口外的密封管,所述油管外套设有位于密封管一侧的驱动管,所述驱动管内开有环形驱动腔室,所述环形驱动腔室内滑动连接有环形驱动活塞,所述环形驱动活塞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末端贯穿驱动管并与之密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环末端与密封管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环形驱动活塞与环形驱动腔室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驱动管侧壁开有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内设有限制环形驱动活塞位置的第一限位部件。该发明解决了如何对油管内的油液进行快速稳定泄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泄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管泄油器。
背景技术
将杆状的油管伸入到油井当中是常见的采油形式,通过锚定器将油管进行限位,油井当中的原油经过油管泵出,实现了原油的开采,当油管需要取出时,通过泄油器将油管内的原油泄出,避免原油泄漏到地面,造成环境污染。
常见的卸油方式大致分为旋转式和击打式,其中击打式需要向油井的套管内投入击打物体将中空的卸油螺栓击破,实现卸油目的,此方式适应性较差,并且击破的螺栓残留在油井内对后续的采油造成影响,旋转式卸油需要提拉和持续旋转油管,耗费时间长,操作较为繁琐,操作要求较高,降低了卸油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管泄油器,该发明解决了如何对油管内的油液进行快速稳定泄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管泄油器,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油管,所述油管表面开有泄油口,所述油管外套设有位于泄油口外的泄油器,所述泄油器包括套设于泄油口外的密封管,所述油管外套设有位于密封管一侧的驱动管,所述驱动管内开有环形驱动腔室,所述环形驱动腔室内滑动连接有环形驱动活塞,所述环形驱动活塞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末端贯穿驱动管并与之密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环末端与密封管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环形驱动活塞与环形驱动腔室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驱动管侧壁开有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内设有限制环形驱动活塞位置的第一限位部件;所述油管侧壁设有限制密封管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与限位通道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销,所述环形驱动活塞侧壁开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销第一端位于限位凹槽内并与之配合,所述限位销与限位通道之间弹性连接,所述套管内壁开有环形释放槽,所述环形释放槽两侧均开有倾斜的过渡面,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件能够对环形驱动活塞的位置进行限制,让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后续能够为驱动连接环下降做准备。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为对称分布的两组,所述密封管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位置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销适配,设置两组第一限位部件能够更好的对力进行分散,通过设置挡板能够对限位销的位置进行遮挡,避免油管在上下移动的过程当中,限位销处于环形释放槽一侧弹出,影响对环形驱动活塞的限位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包括与油管侧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凸起,所述密封管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档杆,所述档杆与密封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限位凸起位于间隙内,所述密封管侧壁设有若干个对其位置进行限位的锚定块,通过设置第二限位部件能对密封管的位置进行限制,能够起到保险的作用,只有当第一限位部件以及第二限位部件均缺乏约束时,此时密封管才会下降,实现油液排出,避免操作单一出现失误。
优选地,所述密封管侧壁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密封滑动板状活塞,所述板状活塞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末端贯穿锚定块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锚定块与板状活塞之间弹性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设置锚定块能够对密封管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能够在油管转动的过程当中让限位凸起能够顺畅的从间隙处移动,避免其带动密封管同步移动,影响限位凸起的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兆鑫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市兆鑫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8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